《朴通事》相关论文
朝鲜半岛古代的汉语教材,影响最大者莫过于《老乞大》和《朴通事》;琉球列岛古代的汉语教材,《白姓官话》是最受欢迎者之一。它们......
摘要:《老乞大》《朴通事》作为早期的对外汉语教科书,以接近口语的对话体编写,真实反映了从元末到清中期北方汉语口语的面貌,具有重要......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的基础部分,是南系官话和北系官话的融合,这种南北融合早在明代就开始了,有的甚至可以上推到元代.文章分析......
《老乞大》《朴通事》是从高丽末期到朝鲜末期约五百多年间韩国人最喜欢使用的汉语教材。两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不断地修订,让看到......
中朝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汉语教育在朝鲜历代的教学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朴通事>一书乃是高丽时......
在排比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解释了《朴通事》中的六个词语:"理会""定害""遭""掠饬""细详""记事"。这可以补充辞书失收的词条及义项。......
自元朝开始,朝鲜半岛的汉语教科书一直不断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老乞大》和《朴通事》。不同时期出现的汉语教科书,反映了不同......
<老乞大>、<朴通事>是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两部会话书,反映了元明时期北方话的口语面貌,动补结构在元明时期有很大的发展,两书里的动......
<老乞大>、<朴通事>是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通过对两书中的名量词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可以看出:名量词使用丰富,发展完备,......
《老乞大》、《朴通事》中的“越位”称谓语包括官职称谓的降用和亲属尊长称谓的外化。称谓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语言系统.《老》、《......
根据人与人之间称呼方式、称呼情感、称呼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把《朴通事》中的称谓语归纳为八类,并据此分析了《朴通事》称谓语在语用......
【正】 中古尔后,历宋及元,话本、平话、杂剧、散曲等俗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书面语同口语的距离迅速缩小。这些白话作品直接取材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老乞大》、《朴通事》是中国元代时朝鲜人学汉话的学话手册,代表的是14世纪的汉语口语。两书复句的类型已较齐全,现予整理,......
存在句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均有广泛的分布。文章在穷尽考察、描写的基础上 ,着意开展了内外两项对比研究 :一方面求同 ,确......
祈使句是《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一种基本句类,类型多,分布广,本身又积淀了丰富的历史语言信息。祈使句按其形式有显性和隐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通过考察《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中保存的称谓语、俗语、委婉语、詈骂语等民俗语词,提出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民俗语言......
通过对《老乞大》、《朴通事》、《你呢贵姓》的考察,笔者发现三种教材的编写者有意识地编选了众多的民俗语词,体现了自觉化选用、......
"■"是一个在中国文献失载的汉字,但是在古代朝鲜的汉语读本《朴通事》中有用例,根据其中的谚文注音和释义说明""字的读音是zan,是......
“有+VP”一类句式近些年颇受语法学界关注,多数论者认为这类句式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通话,并形成新的语法变异。关于这一变异形......
《训世评话》①上下两卷,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古朝鲜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它是古朝鲜汉语译学家李边(1391—1473)编著的。其成书......
朝鲜王朝编写的汉语教材《朴通事》 ,真实地反映了元、明两代中国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契约文化、宗教文化......
<正> 《朴通事》是古代朝鲜人学习汉语白话的书。其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据《李朝实录》世宗条记载,国王五年“礼曹据司译院牒呈启......
<正> 最近,一本失传了300余年的朝鲜时代的汉语读本《训世评话》被重新发现,并由韩国太学社于1998年2月正式出版。此书一经出版,立......
<正> 朝鲜对汉字汉文从古就接触使用,在研究汉语方面,也有其悠久的历史。朝鲜在创制自己的文字之前,就曾直接使用汉字汉文行文记事......
《老乞大》《朴通事》是15世纪初叶就在朝鲜广泛流传,供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汉语读本和会话手册。由于两书年代比较可靠,反映了当时北......
<正>有元一代,尽管历史较短,但影响甚大。内蒙古考古人员在包头市达茂旗发现的元代《王傅德风堂碑记》,称元朝为"圣朝开拓封疆,混......
作为早期对外汉语教材的《老乞大》和《朴通事》,不仅在当时掀起了研究风潮,对当今社会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体例、内容和教材......
《老乞大》、《朴通事》是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它们在外语教育和华语学习上的地位和文献价值有几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口语......
<正>宋元金银首饰的制作工艺,至今还是一个很少专门讨论的问题。有关的考古发现其实不算少,比如两个最为集中的古代窖藏,即浙江永......
《朴通事》是十四世纪流行于高丽的一部汉语教材,朝鲜中宗朝时出现该书的注释本,此后注释失传。十七世纪七十年代,经学者考较证订编成......
<正> 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相隔一衣带水,自远古以来,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交往。元朝建立时,统治朝鲜半岛的是高丽王朝。元与高丽之间,......
朱炜先生认为"■"字是一个中国文献失载的汉字,未见于汉语古今字典辞书。通过考察可知,"■"及相关异体用字出现在宋元以来历代汉籍......
《老乞大》、《朴通事》是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编写的专供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手册,成书后被看作最权威的汉语教科书。......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老乞大》、《朴通事》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11......
本文选取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从构词法和为《汉语大词典》修订提供参考两方面对其进......
《红楼梦》庚辰本第59回有"搅过"一词,或谓系"嚼裹"(意为吃穿)之音转。今以近代汉语相关文献及现代方言证明,"搅过"实即"搅(绞)裹"......
【正】 《老》、《朴》二书是元代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两部会话手册,代表了十四世纪中国北方的汉语口语,共出现“了、过、罢、着、......
讨论了<老乞大>、<朴通事>中的"是……也"式,认为<老乞大>、<朴通事>中这种格式即使是读书腔的混入,也和当时的口语体系相容.......
《朴通事》、《老乞大》中表处所的介词有"自、从、向、在、至、到、往、沿、当、朝、于、就"12个。其中大部分的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
《老乞大》《朴通事》的融合式“把”字句王森《老乞大》《朴通事》是中国元代末期朝鲜的两部颇有影响的汉语教科书,用的是元代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