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相关论文
每读“简朴不至枯涩,高华不至浮杂”的《咬文嚼字》(人教版必修《语文⑤》第三单元),笔者都会叹服朱光潜先生“一字都不肯放松的谨严”......
一、为什么“读不懂”? 因为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我们“读懂”: 一是汉字特有的音形义特点。比如一字多音多义,就会带来解读的困......
李白、杜甫、李清照和辛弃疾等大诗人、大词人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他们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词章,然而也有不少诗人词人只因为其诗......
当前许多教师在回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中“推”与“敲”的优劣时,往往以故事的演进、情节的展开为依据,他们认为贾岛的《......
<正>师在黑板上写上本课生字,并注音。师:有一天,有个人考我:"老师,这个字你认得吗?"(板书"行"字)我笑了,这个字我还不认识吗?这个......
<正> 唐代诗人贾岛于驴背吟“推敲”诗的故事,历来脍灸人口。但全诗的内容是什么?熟悉的人就不是太多了。这是一首访友的五律诗,诗......
<正>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怪问题",而又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有的老师甚至说:"我的主要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
期刊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推敲》一文,讲述的是唐代诗人贾岛作诗时斟酌"推""敲"二字的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推敲"一词正是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这是炼字的好例”的“这”指代不明,或“好”字有歧义因为该句是对第一段所举事例的概括,而第一段中的事......
<正>自2002年起,全国卷对诗歌的考查方式作了调整:由原来的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这10年的诗歌题的考查都遵循了这样的一个原则。江苏......
<正>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景中识字,那么教师该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