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改进社相关论文
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出现了照搬照抄外国幼稚园的乱象。为破解这种一味“仪型他国”的困局,中华教育改进社自成立时起,就借助其组织......
道尔顿制传入中国后盛极而衰只有三四年时间,即便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其创始人柏克赫斯特访华并大肆宣传亦未能阻挡其颓势。此时在......
最近,我断断续续读了《大师的教书生活》一书。也许是在中学任教的缘故,我特别对国学大师钱穆在苏州中学的从教经历感兴趣。反复阅......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教育学术团体之一,从1922年至1925年的暑假期间共举办了四届全体大会。在每次大会期间,......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传播科学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先声,并......
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源于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孵化,契机则源于二次退还庚款的到来。成立以后,中华图书馆协会数次上呈政府各部及中基......
我认识张勇是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一个活动上。改进社成立理事会以后,他作为理事,和我在一起工作,我们接触得就多了。他是北大数学系毕......
2019年3月25日下午,有人询问我张勇去世的消息是真的吗,我简直不敢相信! 3月23日,中华教育改进社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纪念杜威来华10......
民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在变幻无序的政局中艰难发展,虽困难重重,但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为了全面了解国家教育状况,分享特色办学......
民国初期,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教育改进社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教育团体纷纷涌现并逐渐群落化。他们顺应时代的......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极具影响的民间教育社团之一,基于改进其时中国教育、构建“新教育”体系之需,该社积极展开教育交......
民国期间各国教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我国试图通过参与世界教育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成果,以谋求国际文化地位。自1923......
中华教育改进社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教育改进报告》称,2015年教师职业倦怠不断蔓延,发展到多年来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程度。这......
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全国性组织产生在中华教育改进社中。作为孵化器,在这一组织中,孕育出了图书馆界的许多理论研究骨干,催生了《图......
1920年代日本庚款退还是中日两国外交要案。中国教育界乘特殊政治社会格局对日本庚款的退还交涉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中国教育界代表......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五四"时期中国新教育运动的直接产物,与美国教育对于近代中国日渐增强的影响态势密切相关。作为当时全国"研究教育......
陶行知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可分三个阶段。他在第一阶段所研究的体育理论在当时是先进的,对体育的认识也较为科学,为我国二十年代体育......
以中华教育改进社等三大教育团体在1924年至1927年中国教育界以反对教会教育、收回反国教会学校为主要内容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中起了......
本文以丁叔言、丁锡田、郭业耜等潍县教育社员为代表,考证他们参与中国教育改进社的活动过程.从潍县教育人在民国时期的教育实践,......
教育信条,一般是指人们在教育工作中所信守的一套基本准则,它反映着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主要认识和基本态度,影响着对教育的价值定位......
1923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教育联合会(又名“万国教育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以借助世界教育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这一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华教育改进社先后召开四次年会,通过了二十件有关图书馆的议案。这些议决案,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服务、......
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民国时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团体,下设32个专门委员会,历史教育委员会即是其一,该委员会是最早专门研......
陶行知生平有关事迹或史实,至今仍有不少令人扑朔迷离.本文对其五点事迹予以考定:陶行知确实生于1891年;在金陵大学求学时,他于191......
内蒙古教育事业与内地教育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地有许多关心内蒙古教育的教育家,陶行知便是其中一位。他认为“敢入未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