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相关论文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由直隶教育会于1914年发起,1915年4月21日于天津开成立会。大会公决会章规定该会由各省教育会及特别行政区域教育......
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中央政府行政能力不强,无暇顾及教育。在一些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一大批教育团体应运而生......
1923年,第九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昆明召开,这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自成立至解散的11次会议中,唯一一次在边疆地区召开的会议,是全国......
“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编订公民教材案,到1926年,议定每年的5 月3 日至5 月9 日为公民教育运动周。现代意义上的国民......
民国初期,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教育改进社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教育团体纷纷涌现并逐渐群落化。他们顺应时代的......
中国近现代正式颁布了4个学制,虽然各有其地位,但1922年所颁布的“壬戌学制”,被认为是最适应中国国情,实施时间最长,最符合儿童身......
<正>1922年11月1日颁布的《壬戌学制》,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也是一个具有世界视野、较好地借鉴了欧......
中国传统教育,是由私学、官学构成的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而现代分科性质的教育体制,则是清末民初从西方引进的.大体说来,中国现......
民初高等教育学制存在的种种缺点,引发了1922年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在教育界各方面的努力下,1922年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终告成功,造就......
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古代社会发展居于世界前列,近代却大大落后了。我国古代诸多思想家、教育家创造了丰富的教学论财......
一九二二年公布的'六三三'学制(又称'新学制'),迄今整整六十年。六十年来,这个学制在我国首创的小学六年,初级中......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文章指出,壬戌学制颁布以后,面对各学校缺乏教学标准的实际情况,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组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
<正> 一、前奏:普通中学增设第二部和分科选科制的风行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进行的初步的资产阶级改革,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壬戌学制有着重大的贡献。在第五次年会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开始了新学制的历程。随着国内教育界崇美风气的兴......
中国自清末兴办学校以来,即提出教学方法的改良。清末至民初是通过向日本学习搬来了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以后直接取法欧美,西方教育......
《壬戌学制》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刘会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1911年以后的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教育界进行了一场就其深度和广......
中国教育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两个互不隶属的教育系统——教会教育系统和中国人自办的教育系统,也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
《壬戌学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改革的产物,体现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客观要求。该学制的制定、颁行过程具......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教育刊物起了积极的作用,《新教育》便是一个例证。该杂志以提倡“新教育”、推进教育改革为主旨,汇聚教育......
一九二二年的教育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影响极为深远。改革是在资产阶级教育团体——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1922年的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经过重重曲折,终得以有所成效,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得以明确,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联系也得以......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成立之时,正值国语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加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建设,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积极投身到国语运动中,......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极具影响的教育社团之一,曾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其无形解散,实乃其时教育界一大憾......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进程中,如何发展新式教育成为清政府与各省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推动全国教育界联络与合作,各省教育总......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是五四前后颇有权威的全国性民间教育学术团体 ,其历届年会的议决案曾对民初的教育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些议决......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教育会社,对推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近代中国最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