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逻辑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逻辑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逻辑学者们的关注,关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以及推......
数学、逻辑、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七大基础学科,是全人类共同的科学基本知识。渊源于西方的逻辑是全人类共同的......
要正确理解中、西古代逻辑(学)的同、异,必须首先弄清楚存在于人类逻辑思维中的逻辑和逻辑(学)的区别。中、西古代逻辑既有同一性,又有......
类作为一个逻辑范畴,是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的.推类指依据事物的同异关系所进行的推理,它是中国古代逻辑推理的统称,也指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数学飞速发展的时期,算经十书大多在这一时期形成,而且在中国古代逻辑的“类”概念和“类以合类”推类思想......
台湾逻辑学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共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日据时期(1945年以前),台湾逻辑学萌芽期;第二个阶段:光复时期(1945年-1964年),台湾逻辑......
世界逻辑三大源流之一的中国古代逻辑既有逻辑的共性,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它始终没有从一些具体的问题中独立出来,建立形式化的系统,形......
不仅《九章算术》已经初步形成“以类合类”逻辑思路,而且“推类”思想在《九章算术》中有深入的应用,可见中国古代数学在这一时期......
冯契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对中国古代逻辑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论证了中国古代有逻辑;援引逻辑思维的基本矛盾证......
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开拓期、提高期、总结期和转折期;转折时期仅仅是新一轮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开始。开拓时期......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逻辑学家杨树森中国逻辑史专家论证"中国逻辑史的开创者是邓析"这一论点的一个重要论据是:"《汉书·艺文志》......
自1990年代以来,从主导推理类型的不同来证成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性渐趋流行。相较于古希腊逻辑对演绎推理的偏爱,学者们把推类视为......
源于先秦的中国古代逻辑与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古代逻辑虽然都是人们向思维进行探索的产物,同为逻辑科学的渊源,但是,作为根植于不同民族......
《公孙龙子》是中国古代逻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逻辑的理论基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在分析......
墨辩被认为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逻辑著作。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是墨辩逻辑研究成果最丰富的时期。当代学者一方面继承了近代学者以......
近10年来,中国古代的推类理论被普遍认为有助于说明中国古代逻辑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不同。关于推类的逻辑本质——推类的前......
<正>自20世纪初梁启超、胡适等人创立中国古代逻辑史学科以来,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如果存在,它具有什么特......
西方传统逻辑讲谬误 ,主要指形式谬误 ;中国古代逻辑讲谬误 ,主要指实质谬误。中国古代逻辑中关于“说”的谬误 ,主要指非必然性推......
<正>一、时间从句在句子中的不同分布英语时间从句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时间从句的位置相对比较稳定。夸克(1985)等人做过......
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古代逻辑的影响杨树森“名”是中国古代逻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名实”问题是先秦诸子争论最......
逻辑学在与哲学分离之前(必须对这种分离的有限性给予充分的注意),为哲学家所用,是哲学家研究哲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在与哲学有所分离之......
作为三大古代逻辑之一的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性一直备受争议,中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论辩。本文以肯定中国古代逻辑的存在为立场,并......
新中国前30年,中国逻辑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走了一些弯路。1979年前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逻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内取得重要进......
考察《周髀算经》以及赵爽注,可觉察:中国古代逻辑的“类”概念、“类以舍类”推类思想的反映。这说明中国古代逻辑的推类思想在中国......
中国古代是否有逻辑?中国古代推类的定义、特点以及逻辑性质?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特点以及学术价值,关于中西逻辑比较,这些问题既是近年......
<正>中国逻辑是否存在,和中国哲学是否存在一样,都备受国际学界的质疑,他们只承认西方的逻辑,也许承认中国有逻辑思维,但是认为中......
<正>百年中国逻辑史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类:梁启超范式和张东荪范式。梁启超范式是以西方演绎与归纳逻辑类型研究中国传统逻辑,这类......
逻辑内容的开掘构成了20世纪<墨子>义理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这一范式转化的第一人当推梁启超.梁启超研究工作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