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史相关论文
温公颐在中国逻辑史方面不仅做出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还做出了其独特的贡献。温公颐肯定了中国古代已经存在逻辑研究,同时还进一步明确......
集合论是现代逻辑和数学的基石。然而,早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有很多关于集合论的思想萌芽存在,大都是朴素集合论中最为基础的思想......
中国逻辑研究作为逻辑学的分支领域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其后,一直到现在,中国逻辑史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领域.中国......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逻辑史研讨会"(荷兰阿姆斯特丹,2010 年 11 月 24-26日)发言的修改版本。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晚期墨家逻辑的历史和知......
【摘要】温公颐先生在运用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的过程中,既遵循逻辑史研究的一般规律,又注意中国逻辑史的自身特点,主要从中国逻辑......
墨家逻辑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逻辑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成就最高的一种学说,墨家逻辑与亚氏逻辑、因明逻辑相......
20世纪,是中国逻辑史研究经历开拓、突破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逻辑全面研究的先河,在中国学术和教育领域确立了......
郭沫若批判了20世纪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中的牵强比附现象,对先秦名辩方法作了初步的、历史的分析.郭沫若的研究对20世纪40-70年......
墨家学说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学中所包含的逻辑方法,经过后世学者的发掘整理,在......
刘邦凡,1967年12月出生于重庆涪陵,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涪陵中学教师、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副主任......
我国解放后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与局限.这就是:将"逻辑应用"当作"逻辑理论",用主观臆断代替分......
20世纪后半叶,中国逻辑史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65年为新的起点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逻辑史研究主要在墨家逻辑和中国逻辑史......
20世纪初期,学者们运用西方逻辑理论和因明阐释中国古代名辩思想资料,虽然有种种缺陷,但发现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逻辑理论,开创了中国......
简评五本中国哲学辞书罗秉祥一在过去18年,一共有五本中国哲学的辞书问世,它们分别是:(1)韦政通著,《中国哲学辞典》,台北:太林出版社,1977,32开本,819页;(2)韦......
数年前,周山兄就与我说准备写回忆录了,我虽然在口头上表示支持与赞赏,但内心并不看好。我总认为目前还不是写回忆录的时候,首先尽......
藏传量论(因明)的一大特点是用“摄类”范畴来表达整个因明学的体系。本文从创立“摄类”的恰巴曲森开始,综合了萨班·贡噶坚......
文章通过对近代中国背景、引入的日本论理学书籍、中国的逻辑学著作等几个方面的介绍,简要阐述了近代日本论理学及其研究这一部分的......
中国逻辑史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6日至29日在河南省鲁山县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
逻辑学东渐,启发了梁启超的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用西方传统逻辑研究墨家逻辑形成了梁启超研究范式,并影响着中国逻辑史的百年研究。在对......
中国逻辑史研究是中国科学史、哲学史、思想史、国学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当前研究者所处时代的特征是世界一体化、全球......
名辩之实在先秦即已存在,但“名辩”之名可能迟至1904年才为章太炎首次使用,而被引入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则由伍非百在1916年完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儒家学说发展到宋明时期被称为"新儒家"。"新儒家"可分为"气学""数学""理学""心学"四个流派:以张载为代表的"气学"流派,以周敦颐、邵雍为代表的"数......
熊理然,男,1976年出生,湖南道县人,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
殷海光(1919-1969),二十一世纪50、60年代的逻辑家,政治家,哲学家,殷海光三十年在大陆生活,其余时间在台湾度过。也就是殷海光的逻......
诞生于西方的传统逻辑在传入中国之初曾经历了一个“逻辑名辩化”的过程,即用中国旧有名辩的语汇来翻译与诠释传统逻辑的术语和......
历史地看,当代中国逻辑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先发端于1978年提出的“逻辑为四化服务”与“逻辑现代化”等口号。如果说后一口......
本文认为《中国逻辑史教程》修订本相对于它的初版本不仅在中国古代逻辑史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古代逻辑居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与特......
殷海光(1919-1969),中国近代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台湾现代逻辑的开创者和领路人。本文试图对他的逻辑思想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主要......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名辩思想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的结果以及研究中出现的......
墨家逻辑的现代研究 ,是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沈有鼎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较准确地诂解《墨经》原典 ,充分肯定墨......
中国逻辑史是中国固有逻辑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它既包括中国固有逻辑理论在我国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中国固有逻辑理论在本土之外......
本文以广义论证作为视角,以《战国策》典籍作为文本,对《战国策》一书中体现出来的论证逻辑思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评估《战国策》......
汪奠基先生在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创造性见解有四点:(1)中国逻辑史具有人类共同的思维形式,但它具有中国语......
学派理论自古有之,学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学派的形成不仅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也代表了文化一定程度的繁荣。“南开学派”的......
《周易》以及整个传统易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逻辑思想及思维。本文通过对易学与逻辑学的关系、中国逻辑史和易学的现代逻辑学的研究......
百余年来,中国逻辑史研究重在构建类似于西方逻辑的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发生发展史,往往将中国古代论证实践视作西方逻辑理论的例证,从......
本文考察和评述了作为台港现代逻辑发展史上的开创者与领军人——殷海光在逻辑学的普及、宣传与研究上的主要成就与贡献,并进而站在......
汪奠基主要研究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西洋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成果最多的学科是现代逻辑和中国逻辑史。在现代逻辑领域,他指出了传......
唐代名僧玄奘长期在印度留学,回国后继续研习讲述因明学,翻译印度因明学文献,发展了因明学理论,使唐朝成了当时世界上因明学研究的高峰......
中国逻辑史家应该持以大逻辑观,逻辑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线性的。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中国古代名辩学、因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