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季降水相关论文
众所周知,干旱和洪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由于旱涝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左右......
降水日变化是区域气候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内涵,是降水精细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现有研究多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研究降......
中国夏季降水的季节周期对其次季节预报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研究了1979-2016年中国夏季降水季节内变率的时间演变及其相关的大气......
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在诸多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在降水季节预测方面则刚刚起步。因此,基于国家气候中心(BCC)季节气候预测模......
利用1979-2011年的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CMAP月平均降水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EOF分析、合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该文利用NCEP/NCAR全球大气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中的热通量资料和全国160个主要台站的1951年-2000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
本文首先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的强度、所在经度、纬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周期和发生突变的年份。......
分析了东部和中部型El Ni?o发展年海温分布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东部型El Ni?o年的海温正距平中心发展......
利用1979-2007年NOAA重建海温逐月资料和中国160站夏季降水资料,使用扩展奇异值分解(extend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ESVD......
利用1948--2008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1958—2007年中国560站夏季降水资料,设计了一个区域西风指数,探讨了高原夏季风和500百帕......
为探讨北半球夏季地表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中国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利用1961~2000年欧洲中心北半球夏季潜热通量和夏季中国......
利用NCEP-DOE AMIP-Ⅱ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全国160站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
分析了春季印度洋海表温度(SST)与中国160个站夏季降水的关系,得到:印度洋全海盆的增温趋势与我国夏季降水的气候线性变化趋势是十分......
对月平均大气环流预报试验、季度预测和中国汛期降水预测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气候预测的对象必须是要素的时间平均场。利用数值模......
文章利用海陆热力差指数(LSTD),来讨论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其与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陆热力差指数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
摘 要:基于1951—2018年中国160标准站月降水量资料和同时段的Nino3.4区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采用滑动相关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
亚洲冬季地面的热力状况与冬季风活动有关, 对后期的天气气候变化也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用EOF方法分析了亚洲冬季地面气温的时空特征......
采用1948-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潜热通量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分析了夏季热带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中国东......
利用Godas的逐月混合层深度(MLD)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热带太平洋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异常特征,初步探讨混合层深度......
本文利用NCEP/NCAR等再分析资料和CAM3.1数值模式研究了夏季欧亚中高纬遥相关型年际变率与前期春季北极海冰变化的联系及其对我国......
对1958-2000年亚洲纬向风和我国160站夏季降水进行SVD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定义了一个可以表征我国夏季......
使用自组织映射(SOM)和经验正交函数(EOF)两种方法,对比分析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日平均和季节平均的降水分型。结果表明,SOM比EOF能够......
对青藏高原积雪和热带东太平洋Nio3区海温进行小波分析, 讨论它们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年际变化中, 积雪的主要周期是准两年振荡......
利用NCAR的新一代GCMCAM3.1版本模式,研究了欧亚大陆春季积雪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积雪异常通过......
利用1980—2009年共30a的NCEP逐月GODAS海平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系统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
根据夏季东亚季风区内季风环流异常所反映行星尺度扰动的强弱,来定义东亚大气遥相关指数IEA。分析表明,它能较清楚地反映夏季西太平......
本文利用1958~1997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全球各经度不同层次上越赤道气流(CEF)的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东半球季风区夏季的......
利用中国气象局160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CPC提供的Nino3.4区指数,对比分析了SP、SU两类ElNino事件发展年......
利用GODAS逐月混合层深度(mixedlayerdepth,MLD)资料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MLD多年平均气候及异常特征,进一步研究了......
南亚高压是夏季对流层上层平流层下层强大而稳定的高压系统,作为印度夏季风系统和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共有成员,其位置的经向和纬向异常......
本文在分析中国夏季降水典型模态与前期春季对流层中上层温度主要分布类型、北大西洋涛动(简称NAO)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前春对......
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本文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融雪量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初步讨论了其可能联系机制。研究表明,春季融雪量EOF(Em......
选取两个强La Nina年(1989年和1999年),对比分析了强La v背景下的东亚夏季风异常和中国夏季降水分布。结果表明,受南极海冰分布异常......
众多研究表明,ENSO对东亚夏季风尤其是中国夏季降水存在很大影响,已成为中国夏季降水首要的预测因子。传统的预测模型认为,当前期ENSO......
澳大利亚高压是东亚夏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对中国夏季气候存在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弄清年际时间尺度上的澳大利亚高压变化......
本论文主要利用1951~2004年中国740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并配合其他要素场和环流场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夏季降水季......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使用NCEP/NCAR的海表温度(SST)、海面10m风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联合SVD(CSV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的海气耦合模的时空分布特征......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并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夏......
计算1月减6月El Ni o 3.4指数与6—8月平均200、850 hPa风场的相关矢量,分析中等或强ElNi o/La Nifio事件后的夏季(6—8月)中国东部......
中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异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海-陆-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表现。本文参考了以往大量的研究文献,运用1951-2006年美......
分析了1月份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夏季(6—8月平均)降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月份黑潮区域......
利用中国气象局160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CPC提供的Ni?o3. 4区指数,对比分析了SP、SU两类El Ni?o事件发展......
利用海温资料、NCEP/NCAR 53 a(1951~2003年)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合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春季黑......
分析了印度洋SST主模态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对亚洲夏季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SST主模态的主要特征为整个海盆一致的增温趋势,......
根据1951~2007年中国160站月降水量资料和Nin~o3区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采用滑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夏季降水与前期......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地面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数据,以及NOAA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对1961-2013年青......
利用1948-2005年NCEP/NCAR逐日及月平均资料,研究了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亚洲夏季风区......
短期气候预测中如何将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的预测结果科学、客观的集成起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