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现代化相关论文
1927-1930年无论对上海的城市建设还是现代文学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作为上海特别市期间,市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
【正】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开拓了中......
世纪之交的文学抉择与“九十年代新复古主义”范钦林文学的选择说到底还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曾经经历......
苏曼殊是一位慧秀孤标、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他的诗情文并举,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禅学也对曼殊诗作影响甚大,其诗往往......
从周至民国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东汉到宋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近代的西学翻译。具有独立性质的文学......
<正> 在“五四”时代,新文学接受外来影响,曾经初步展现了一个全面开放的自觉态势,其全面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广泛性、......
<正>中国现代文学在其发轫之初就标举着"个性主义"的大旗,"个性主义"不仅意味着张扬自我,而且意味着"自己生命的表现"。因此,表现......
<正>一、现代文学"起点"设定的原则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是这些年学界讨论得比较深入且存有很大分歧的话题。这个话题之......
自"现代文学"概念形成以来,围绕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曾展开过多次讨论,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且近年来分歧有扩大的趋势。现代文学的起......
<正> 大概是1979到1981年前后,随着一批写所谓“难懂”的诗(有人贬之为“朦胧诗”)的青年诗人崛起,文艺界展开过能否抛弃文学传统,......
本文通过探讨鲁迅所走过的文学道路,分析了外国文学对鲁迅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由此带动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正>一、十七年文学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十七年文学是否属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涉及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史观问......
“五四”文学革命的初衷是呼唤人的解放,但十年后阶级意识觉醒,出现“革命文学”运动,由于受苏俄、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影响,过......
“人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论题,学术界已生发出诸多层面的相关研究。谈凤霞的《边缘的诗性追寻——中国现代......
<正> 自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三四十年间,中国大陆和海外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著中,不同历史阶段......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80年问的中国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位置极其特殊——在这一时期,由于东西文化碰撞交流......
全国第七届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述评左鹏军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华南师范大学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