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论文
李约瑟在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简称SCC)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写作系统。这套系统......
葛洪,在李约瑟看来,是一位具有多重角色特征的历史人物,如:与科学研究关系密切的宗教人士,化学药物研究的最初探索者,"防重于治"理论的......
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处李坚(左)、普通古籍处董馥荣向记者展示古籍普查书目成果。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青年人常去灌水的......
李约瑟与中国的“邂逅”是颇为浪漫的。根据西蒙·温彻斯特的叙述,这一切开始于他对一名中國女子的爱情。这名女子就是来自南京的鲁......
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
20世纪上半叶,德国汉学家在中国科技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本文梳理了这一时期的德国汉学家在十几个中国科技史领域研究成果......
本文梳理了从新城新藏、能田忠亮到薮内清的京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史学脉之思想渊源、机构演变与学术谱系.尽管新城新藏与能田忠亮......
【正】 李约瑟是当代著名国际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学者,他曾于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中期来到中国,逗留至一九四六年战争结束,足......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
<正> 一、缘起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以半个世纪之久的惊人毅力和艰辛劳动,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取得......
<正> 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但巧妙地应用概念,却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两千年发展的结果。因......
综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可以说中国的许多科学发明,在科学技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对人类的科技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为什么科......
中国著名天文学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副理事长陈美东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30......
中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席泽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正>2015年11月20—23日,第9届全国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咸阳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咸阳师范学院......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期刊,本刊历来重视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和活动等方面的报导,以更好地为学界服务。本文简略地记述了2014......
李约瑟博士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孜孜不倦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做出了实事求是的......
严敦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毕生致力于天文历法史、数学史、航海技术史、中外科技交流史和科技史文献学的研究,发表学术论著......
【正】 有一位外国朋友曾说过:“我认为,中国人已经用自己的历史证明了,他们在较早时期至少是和希腊人一样善于推测大自然的法则的......
2004年4月15~17日,全国中青年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召开....
张秉伦教授于1938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泾县,1960年考入安徽大学生物系,1964年大学毕业后被选拔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科技......
从中国科学院成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的几十年中,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取向......
2018年11月16日,在法国凡尔赛第二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来自6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投票通过重要决议,一组新的定义被一致通过(生效日......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是本刊的第一主办单位。本刊历来重视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和活动等方面的报导,以更好地为学界服务。本文简略......
(本刊讯)由董恺忱、范楚玉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就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过程与历史成就......
《多视野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论文集》由姜振寰、苏荣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我回到家乡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校园路旁猎猎飘动写......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苏颂的<新仪象法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著作,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在充分肯定它的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应该如实地......
本文介绍了李约瑟博士的生平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李约瑟博士以他卓越的工作,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观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科技史......
李迪教授(1927.10.6—2006.10.30)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家。他从研究数学史开始,逐渐把研究领域扩展到科技史的众多方向上,......
扼要介绍了我国古代使用铁的历史和各种渗碳与脱碳炼铁成钢的技术成就及其原理。以生铁为渗碳剂是古代中国的重大发明。提出青铜时......
最近,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将他的近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六卷一分册—植物学》(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6......
<正> 1988年8月5日至10日,第五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大会主席程贞一教授(美国)在会上介绍了郑州大学荆......
<正>由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金秋鹏、周世德和曹婉如6位著名科技史专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图1)近......
杜石然先生早年偶读三上义夫《东西数学史》对数学史发生兴趣,开始业余研究数学史,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师从李俨、钱宝琮先生,开......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多处提到《博物志》的有关内容,体现了李约瑟对这本著作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包括物理学方面的物质自......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丝国”的美誉。我国关于记述养蚕的书籍最早出现在汉代,随着时间的流逝,桑蚕事业或兴或衰。对我国蚕桑古籍进......
<正>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英国)博士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名专家,他主编的七卷本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从19......
本文回顾了李约瑟生平及李约瑟的中国机缘,探讨了“李约瑟问题”的由来及其意义,全面介绍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