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家相关论文
科学家纪录片应该怎样拍?如何用科学家纪录片这种形式阐释科学文化?这是科普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结晶,科......
牛津大学一位科学史家总结了影响人类世界观的20个科学实验,发现有16个如果离开了玻璃实验便无法完成。可见,玻璃真是很重要呢。 那......
几位学术观点相同或类似的学者把他们关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的讨论,结集成《敬畏自然》一书,根本目的在于探讨和回答一个问......
审美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正如科学史家库恩所......
科学编史学(HistoriographyofScience)是指以写定的科学史为对象而进行的元历史研究——它所关注的问题是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
一九八三年,美国女遗传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McClintock)在其八十一岁的高龄终于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就......
贺麟教授在《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一书中评述怀特海的有机哲学时,曾提到这位哲学大师对亨德生《自然的......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的《西游散记》,提到在英国剑桥访问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有以下一段文字: 在李约瑟老人的书......
关于牛顿的传记,已出版者不知凡几,本书的特色在于大量使用了牛顿的手稿等原始资料,从文化层面客观、严谨地论述了牛顿的生平及其......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分裂,是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 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冷眼相向,内情究竟如何?即......
1月28日,著名科学史家、学术思想家许良英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93岁。美联社在报道许良英去世的消息时提到他获得的荣誉,包括纽约科学......
科学史家乔治·戴森(George Dyson)早年的传奇,我在《星船、皮艇与大树》(见本刊2015年9月号)一文中略有讲述。身为大物理学家弗里曼·......
科恩曾在Science and education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他的科学史观的论文,一篇发表于1950年,另一篇发表于1993年。在这两篇论文中,科......
今年恰逢'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又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报馆书局频频动作以示纪念.然而论起冰冻三尺来,在有关爱因斯......
从介绍克劳瑟的科学活动和科学史著作入手,分析他的科学史观的形成及其在科学史研究和科学国际合作中的实践。克劳瑟是20世纪上半......
刘昭民(1938-),台湾省高雄县美浓镇人。先后毕业于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地理系(1963-1967)和地理研究所(1968-1970)。1971年任职"......
本文选自美国科学史家、宗教哲学家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积极职教课题研究应在遵循教育研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具有自身的研究范式.范式的概念......
科学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创新一词往往与科学研究及其相关活动紧密相连。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将创新性研究分为......
科学史家宋正海先生曾两次撰文讨论如果郑和航海到达欧洲,历史将怎样发展演进这个问题.一文题曰<科学历史在这里沉思--郑和航海与......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H·M·莱斯特在书中指出,“科学发现,无论巨细,几乎从来就不是个人自发做出的独到贡献,即使那些最革命的理论也都是......
荷兰科学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1946-)于1994年写作了一本科学史界的开创性著作《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
众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恐怖与专制的时代,而在这样恶劣的科研环境下所做的工作,苏联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 ......
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说过:“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
2009年7月28日至8月2日,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在布达佩斯召开。在8月1日举行的国际科技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General Assembly)上,前......
中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席泽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正>2015年11月20—23日,第9届全国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咸阳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咸阳师范学院......
阎康年(1933~2011年),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物理学史和技术史。他勤奋、专注,30年来著述论著两百余种......
严敦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毕生致力于天文历法史、数学史、航海技术史、中外科技交流史和科技史文献学的研究,发表学术论著......
严敦杰先生(1917-1988)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早年坚持业余研究,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参与组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任学术秘书、......
0引言Jens H?yrup是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哲学和科学研究部的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古巴比......
“范式”(paradigm)这一术语,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引入的学术概念。它表述为学术共同体成......
一会议综述2005年7月24-30日,以"全球化和多样性"为主题的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科技史学会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H·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是荷兰著名科学史家,专门研究科学革命。他生于1946年,早年在莱顿大学学习历史,1975—1982年......
20世纪上半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
席泽宗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中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