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相关论文
邮票有“国家的名片”和“国家的自画像”之称,集邮是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一种好形式。近年来我国的集邮事业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当......
苏联專家基里揚諾夫同志不幸在7月4日因患胰腺癌不治逝世。这对我們来說,真是一个最大的損失。大家都怀着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我......
美国科学院1979年的年度报告在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一直认为,如果没有科学上的进展,技术也就不能进步,因此美国拼命在科学......
四、呈文被驳另求改途第十次筹备会之后的8月6日,孟昭威突接卫生局消息,谓呈文已有被批驳之说。仓促间于次日(8月7日)下午五时在......
尼尔斯·芬森是丹麦的一位医生。一天,他在屋里看书,看久了,就走到窗前去放松一下。正巧,院子里有只猫躺在地上晒太阳。真有趣,太阳一分......
中国在世界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在古代论著上都有记载。在科学方面,中国早期的科学成就,例如光与物质的......
按语 在地球这个星球上,人类掌握了愈来愈高的科学认知水平,但也面对着愈来愈多的问题。一年将尽,让我们听听面对这个世界科学......
本世纪,尤其是二次大战后,基础科学的一系列巨大进展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化,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科学政策已成为各国发展政......
<正>人文创新与科技创新有着互动、互促、互渗的关系,人文创新对科技创新起导引、培育和催生作用。这是人文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
(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973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
从中科院党组提出创新文化建设到现在,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什么是创新文化都不知道到今天取得了初步的,但却是非......
国内首次针对高中生群体的科学主题调研——“女科学家萌芽计划全国高中生认知调研”结果近日公布,有45%的高中生表示愿意成为科学......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小白鼠放到水池中心,它转着圈子“吱吱”地叫,反射回的声波被胡须接收,便判定出水池的大小和自己的位置,......
英国教育部不久前推出针对小学生的新规定:英格兰地区小学生在毕业前(11岁左右)必须参加12×12以内的乘法表考试。新规将从今年夏......
在诺贝尔奖走过百余年历史的时刻,回顾其方方面面,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要孕育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有丰厚的科技底蕴。1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宪法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能够造福于人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
1978年是粉碎“四人帮”不久的时期.当时的科学园地还是一片劫后逢生的荒芜景象,广大科技人员陆续回到各种教学、科研阵地,以期为......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又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摘 要 对于化学、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要对抽象的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的穿插一些和本学科相关的历史知......
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
摘 要:目前,基于高中数学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中的现状以及在升学道路中的困境,一直致力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发展的有志之士,寄望对高中......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播种着希望,期盼着收获!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再次进入时空隧道,任时光流转…......
从纸质媒体上得到噩耗:我国科学界的前辈王大珩先生于7月21日仙逝。对之,我不禁扼腕叹息。他是一位严谨、缜密,坚持科学精神与科学方......
高度重视自然科学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他不仅强调自然科学具有认识功能和生产力功能,而且从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武装、......
近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出版的1979年五月号《自然历史》,不免叫我惊奇。怎么?严肃的自然科学杂志的封面上,竟画着一只滑稽的米老鼠,引......
2011年6月1日到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科学节(WorId sclence FestlVal)在纽约举行,它是一个旨在将科学大师的智慧汇集勤一起,碰撞出灵感......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发明。它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
韦钰,电子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
在科研论文方面,中国正在世界科学舞台上迅速崛起。据一项由大量科学和医学期刊,包括《自然》杂志在内的出版机构编制的指数显示,在过......
人们对于1989年3月23日英美科学家弗里施曼(Fleishmann)和庞斯(Pons)的“室温核聚变”(Cold Fusion)发现还记忆犹新。当“室温核聚......
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传世杰作。东汉时代,地震频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
STS教育产生的背景 STS是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对科学负面效应和科学教育危机问题的反思而发展起来的。 科学的负面......
在中国古代科学家中,明代的宋应星是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驰名中外,被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科学典籍、世界......
打开世界科学发展史册,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到德国韦纳四兄弟大办工厂、研发电机并广泛推广应用,西方国家在......
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是及时反映当今世界科学、经济、文学乃至社会、政治诸多领域内风云变幻的晴雨表。《大学英语》每年第12期都会刊......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生前曾从世界科学的高度,确认地理学科综合性科学性的特点,并提出地球表面各圈层,包括陆圈、大气圈、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