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篆刻相关论文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
提到图文并茂的砚铭,玩砚人自然会想起那位多才多艺,不但精于诗、书、画、印,而且也嗜好蓄砚,曾收藏千余方,又择其佳者作铭辞,手书后多半......
他是中国第一个“个人硬笔书法展”举办者,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篆刻作品老子《道德经》的作者。晚年,他却宁愿“归隐”,培养了近百名草根......
来楚生,原名稷勋,字楚生、初升,浙江萧山人。当代书画篆刻大家钱君陶先生评论:“来氏刻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
紫砂壶收藏自明代万历年后延绵不断,当今,随着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收藏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收藏紫砂壶的人也越来越多。紫砂壶收藏......
从赵之谦、魏锡曾二人的交往看,赵之谦的书画、篆刻作品,大部分是由魏锡曾经营出手的。同时,魏锡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赵之谦的......
“中帑”这两个字代表什么?这是一位中国古文字学家的名字,正由于姓名独特,所以教人一看难忘,而事实上,在笔者几十年的人生中,接触姓中者......
先说“薄意”这门雕刻艺术。 薄意是施于石印周面的种浅浮雕艺术。私人印章自明、清以后转为以石印为大宗,使秦、汉以来向以铜印......
●曼生壶 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清钱塘(杭州)人,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工书画篆刻,受浙江巡抚阮元赏识,与从弟陈云伯同为......
中国印章三千年,是一部印信史,更是艺术史。艺术与收藏是一对双胞胎,民国时期印坛大家辈出,印章收藏之风也盛极一时,名家每创作一方印,都......
读李志坚的印,给人的感觉就是静谧安详,从从容容,不激不厉,温润之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卷书。如同他谈吐斯文的为人一样,在举手投足间,在漫声......
“行派”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回顾和审视新中国60年的辉煌艺术成就,凸现在世人面前的一......
他被誉为汉上书画界的一代宗师,也曾是书画篆刻大师徐松安的得意门生。他17岁即以仿制中国古代绘画为职业。1979年他考取湖北美术学......
書画家手中的笔和篆刻家手中的刀,仿佛都有类似的功能。尤其是追求风格简练、线条劲挺的创作者,纸上书画犹如挟风带雨,下笔如刀,沙沙作......
“因工作关系,我成为《检察风云》的忠实读者;又因‘鉴赏家’栏目,使我对收藏颇感兴趣。”当收到《检察风云》鉴赏家的知心读者来电,得......
白玉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理事,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高级美术师。 七十年代初追随......
晨起偶然对镜盥洗不禁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匆匆一晃,岁月流逝了40多年。觉变少了而想法却多了。回顾往昔,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的生活离年......
一位叫韩天衡的艺术大家,1940年5月出生于上海。他是江苏苏州人,却与浙江结缘,并在上海大都市谱写绚丽的艺术篇章。 韩天衡现为中......
秋雨绵绵中的10月22日,吴颐人艺术世界在七宝老街开馆。坐落在一幢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里,两层楼共400平方米,展出吴颐人的书法、绘画......
<正>吴俊卿(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字昌硕,号缶庐、苦铁、破荷等,浙江安吉人。为我国近现代"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巨匠......
知道和认识高鸿先生,是源于他在国家文物局的《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以及《艺术市场》、《中国收藏》、《收藏界》、《收藏》......
认识国典不知不觉已经快10几年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与国典相识,时常见面,渐渐熟悉,在交往中,感觉其为人厚道、谦和中有一种耿直与执着,在......
癸巳暮秋,子牧自黔返秦,在“半醒堂”书斋与我相见。仆仆风尘,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想出一本厚一些的、有分量的书法集。这次专程回来带了......
1984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美术研究》1984年第3期) 1986 行书概论(《书法学习辅导》(六)1986年5月) 董其昌行书管窥(《书法学习......
二○一六年十一月六日,“明清流派印学术研讨会”在无锡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做学术支持、《中国书法》杂......
9月28日上午10时,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致公画院联合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
久闻何蜻教授不但学问做得好,还擅长书法,自成一家。近日读到新近出版的何崤书画篆刻作品集《啃轩艺事》,才深知何蜻教授的多才多艺,大......
冯晓军,男,1962年生,西安人。现任职于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多年主攻花鸟。作品笔墨酣畅、浑厚典雅、生活气息浓郁,常在中央、省、市级报刊......
【正】许立俊,号东风阁主,1972年生于江苏许立俊,号东风阁主,1972年生于江苏丹阳,幼承家学,具有良好的书法基础和文化底蕴,就职于......
李林,笔名里叠。1984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毕业。师从范曾、吴冠中、袁运甫、李燕、侯德昌等艺术大师。......
随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高校全校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展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文化课程的开展也非常重......
本刊讯 2015年6月6日,洪亮书画艺术馆在北京开馆。以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为指导,依托洪亮及其书画篆刻艺术工作室研究型书画......
本刊讯 2015年10月15日上午,“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暨“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第十届书画印展”在韩天衡美术馆启......
王奇志,湖南湘潭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专业书画家.......
江竞瑞,又名江竞瑞,字皆吉,笔名奇可、齐哿,号无所执者、善悟堂主,1961年生于武汉武昌,其父亲江涛是原武汉长江刻字社元老之一,对中国传统......
简介:蒋采,号得汉楼主人。生于1974年2月,汉族。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高级研修班,师从山水画家尹舒拉先生......
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的校园那么相似,都有教学楼、操场、花台、旗杆…一却又是那么的不同:教学楼有高有矮,五颜六色;操场有大有......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
日前,书画篆刻艺术家、文艺评论家陈沫吾先生编著的《曾默躬印识》一书,已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陈沫吾,本名陈琼,重庆开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