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相关论文
美术批评是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依据某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以美术作品为核心,对作品本身及美术家、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等展开的学理性的......
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形式,被世人尊称为“梅派”,同时被视为二十世纪中国京剧史上的一座丰碑.梅兰芳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表演......
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不能没有中国出版学.近见(由社联主席李储文担任该丛书编委会主任)丛书的编撰计划,有文史哲经以及教育、法律......
在这个新世纪到来的时候 ,捧读赵春明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学》,一个世纪来中国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就在这本书中展开......
整个人类社会在20世纪经历了深刻伟大的变化,而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华民族,在20世纪的抗争和崛起,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20世纪的中国走过......
9月7日,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北京预展在嘉里中心大酒店举行,拍卖时间定于10月4日至10月8日。据了解,今年秋拍将呈现3100余件拍品,涵盖中......
在世纪末以“世纪”为名进行的历史反思中,夏中义先生的《九谒先哲书》(以下简称《九书》)是一部引起了广泛关注的著作。九封“没......
跨越风云剧变的20世纪,当代学人纷纷开始回首百年历史中学术之生发演变,总结经验教训,思索过去,启迪未来.齐裕、王子宽二位先生......
本文认为,近代中国以“变”著称, 但相对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层面的变动相对 来说更带隐而不显的特征。在众多大致属于文 化层面的变......
王国维先生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中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
世纪交替之际,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丛书”,由赵春明教授主编的一书,便是该丛书首......
2005年11月25日-26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刘雪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举......
郑杭生教授和他的博士生王万俊同志合作 ,新近推出了专著《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 2 0 0 0年版 )。我们阅......
2015年12月5日,保利十周年秋拍于北京四季酒店内正式举槌。现当代艺术部此次拍卖共分四个专场,从下午2时开拍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一书出自山东大学王学典、陈峰两位教授,此书以“新史学”与“新汉学”的百年轮回为基本线索,从历史学的根......
1932年5月,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出版第一期。 这一年,胡适四十二岁,身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独立评论》是一本同人性质的政......
蔡东藩(1877—1945),原名蔡,字寿椿,又名东帆,笔名多署“古越东”,浙江萧山(今杭州市)人,清末以优贡生朝考入选,分发江西以知县候补。他亦通书画,曾......
编者按: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誉。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自然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揭示其奥秘,具有独特的科学意义。新中......
国家政权向乡村的渗透是二十世纪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其缘起是1903年的清末新政,到1950年代的集体化运动之后告一段落。在......
一rn新年伊始,本来已经“失去轰动效应”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就让葛红兵与王朔的“批判”给搅动了一番.先是葛红兵以专业文学工作......
吴冠中先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艺术的不可替代的画家之一,他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对中国艺术领域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充满争议的美学......
在晓苏的一系列农村题材小说中,《成长记》无疑是一个特别的文本。小说巧妙借用了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眼光,冷静、客观、平实地呈现了......
从新文化运动到1980年代,“反传统”一直是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借用林毓生比较夸张——因而也比较著名——的说法就是:“二十世纪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蒙文文学期刊精品大全》(以下简称《精品大全》)是一部包括69种图书的大型丛书,是从20世纪几十种蒙文文学期刊中遴......
编者按:世纪之交,我国政府在首都北京铸造了一口“中华世纪钟”,安装在位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侧、中华世纪坛东侧的草坪中央.钟......
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可能使许多读者都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不少读者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共十三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起、组织编纂)问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2001年10月14日,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因病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张学良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传奇人物,他和杨虎城将......
摘要:乡土文学在中国的小说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作家都写过家乡或者乡土话题,出现了众多的杰出作家与优秀作品。乡土文学与中......
一个思潮已被轻易抛弃,而对它的真正反省却还没有开始。人道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国,虽长期处于被压抑的思想地位,但在人文思想界,却是......
日常生活及其批判作为一个问题源于西方现代性的展开,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然而,从“五......
唯识学是印度佛教在教理方面具有集大成性质的学说,传到中国后在南北朝与隋唐先后有旧译思想与新译思想出现,一方面作为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