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启蒙运动相关论文
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以对“五四”启蒙精神的接续与承继为理论出发点,同时试图实现一种新的超越。它更加强调理性与知识,更为强......
随着《杜亚泉文选》的出版以及纪念杜亚泉诞辰120周年全国讨论会的召开,杜亚泉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编辑家等历史地......
鲁迅早年的立人思想从属于20世纪初的改造国民性思潮。他在五四时期结束沉默,加入新文化人的启蒙呐喊,不是对早年立人思想的回复,而是......
对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人来说,研究“五四”发端的新文学的任何~方面,都木能忘却新文学是如何诞生的,因而就绕不开启蒙的话题,绕不开......
现代性,作为一种尚未完结的现实的和理想的运动,对百年来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自近代以来的......
五四启蒙运动初探兼评“五四启蒙运动中断论”朱玉湘1915年《青年》杂志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封建的文化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国语境下的新启蒙运动之"新",具有"重新"、"进步"、"综合"、"深入"、"开新"多重含义。作为启蒙运动之一......
<正>1936年秋,为适应抗日民族斗争的需要,上海、北平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号召一切爱国人士继承......
五四启蒙运动既受惠于欧洲运动 ,又以其对文艺复兴时期乃至 19世纪诸多文化思想的共时性吸纳与之有别 ,这是中国新文学获得新生的......
本文作者强调,应以历史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分析西方思潮对五四启蒙运动的影响。文章肯定了人道主义等思潮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极作用,......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戊戌维新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年辛亥革命前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启蒙知识分子从开启民智......
"五四"及其现代性追求依然处于"未完成"的进行时态,不同历史时期对"五四"及其现代性的反思与挑战本身构成了现代性追求的有机组成......
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是要反对腐朽的封建势力,建立自由、平等、文明的现代秩序,两国的知识分子都在不懈地追求......
<正>"伤痕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和起源,已成为研究新时期文学不可逾越的文学思潮。如果把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班主任》作为"......
对五四启蒙运动的言说和定义不一而足。定义总是一种界定和限制,不可能有绝对的全面和完满。综观种种观点,大部分学者对五四启蒙运......
(一)当下有这样一类商品:款式考究,包装靓丽,但拆卸开来,里面的构件和货色却是一些舶来的赝品,或陈年的积垢。当下也有这样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