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渗层相关论文
利用气体辉光放电原理,在低碳钢表面渗入W、Mo元素,使其表面形成基体为α相的W、Mo共渗层[1]。胞状沉淀组织是W、Mo共渗后连续冷却时的析出物。利......
在本研究中对T10钢进行硼铝共渗,研究了硼铝共渗工艺,不同工艺参数对渗层厚度、金相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中采用了正交试验......
利用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智能化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碳素结构钢Q235表面进行低温气体C,N,O多元共渗.经N,C,O多元共渗的Q235钢表......
对转炉氧枪喷头多元共渗形成的共渗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了由共渗层和基体铜组成的复合材料抵抗热应力、热疲劳......
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盐浴RE—N—C—S—V—Nb多元共渗,研究了渗层试样的组织、硬度及高温抗氧化性。结果表明:H13钢经盐浴RE—N—C—......
本文介绍了W9Mo3Cr4V高速钢刀具经C、N、O、B共渗处理后的相结构、组织、性能试验结果,并提供了共渗处理刀具的使用情况。......
<正> 机器制造工业的蓬勃发展和现代机器工作规程的强化,即机器上许多最重要部件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的增高,使提高机器工作的可靠......
本文介绍了高速钢在含硫、氮、碳的气氛中进行离子硫氮碳三元共渗工艺。通过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以及耐......
<正> 钢在下临界温度(Ac1以下)即在Fe—N共析温度(530~570℃)进行C—N共渗,是以渗氮为主,渗碳为次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渗层表面硬度因材......
<正> 试验表明1,2,3钢制零件表面上存在的,显出颜色的薄层氧化膜会加速渗碳或碳氮共渗的扩散饱和过程。这一点使我们产生了进一步......
本文就25MnTiBR钢碳氮共渗表层与过渡区黑色组织、残余奥氏体,共渗层深度对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找出了这些因素对接触......
本文在试验基础上,结合有关资料,提出碳氮共渗黑色组织的分类问题;说明了黑色组织的本质及形成机理;研究了黑色组织产生的工艺条件......
本文报导了关于碳氮共渗层中黑色组织的研究工作,通过共渗层脆性断口扫描电镜分析,认为黑色组织实际上是沿晶分布的细小孔。根据分......
<正> 高速钢刀具的氧氮碳共渗,我们过去曾称之为"氧氮化处理",是在含有水蒸汽和活性氮、碳原子的气氛中,在表面同时渗入氧、氮、碳......
对粉末固体碳硼共渗的渗剂成份、共渗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共渗层组成及相结构。通过与渗碳、渗硼的对比实验发现.碳硼共渗既......
全面对比了20CrMoTi钢渗碳及碳氮共渗的弯曲疲劳抗力、接触疲劳抗力和耐磨性。结果表明,碳氮共渗试样的上述性能均明显优于渗碳试......
本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及精密天平研究了离于硫氮碳共渗化合物层的形成动力学、组织结构以及硫、氮、碳分布。......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的进展情况,并为此提出了几点粗浅之见,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