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理论相关论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创伤的关注,使得创伤理论成为广泛适用于不同学科研究的阐释性理论。家庭私纪录片作为私纪录片范畴下更聚......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力作,小说讲述了饱受身心创伤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本文以创伤理论为视角分析......
创伤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端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是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的终结,也是非理性主义在美学领域......
《宠儿》是托妮·莫里森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小说女主人公塞丝自幼时到成年,遭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和奴隶制三方面的伤害。这些伤......
文章以赫尔曼为首的学者提出的创伤理论为依据,研究小说《阿甘正传》中丹泰勒的创伤。研究发现丹泰勒在经历越战之后,创伤症状主要体......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述了一个无法走出痛苦的悲伤故事,全片利用故事内容的建构和视听语言的技巧为整部片子铺设了层层交错的......
电影《绿皮书》荣获2019年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讲述了非裔钢琴师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从纽约出发前往美国南部地区巡演的故事。电......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翠翠的爱情悲剧,已有不少著作和文章进行论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方法,运用创伤理论,进一步探......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创伤总是如影随形。创伤的阴霾也被许多创作者所关注,无论是战争、灾祸等大事件造成的集体性创伤,还是小......
现在所论的创伤理论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创伤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后经拉康等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美国学界,诸如凯......
《无声告白》由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创作,开篇讲述了跨种族家庭的女孩莉迪亚的死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研究,他们主要从种......
《时间中的孩子》是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重要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家庭创伤和自我救赎的故事.该文以运用创伤理论中的创伤......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与托马斯·品钦、菲利普·罗斯、托尼·莫里森等比肩齐名,被誉为当代美国重要作家。德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的最负盛名的作品。该书以童话般充满童真和轻快活泼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陷入......
2013年英联邦图书奖获奖小说《蜜蜂之死》(TheDeathofBees,2012)是英国女作家丽莎·奥唐纳(Lisa O\'Donnell)的成名作.《蜜蜂之......
《海达·高布乐》是易卜生创作的一部经典剧作,关于女主角海达的人生悲剧结局,学术界从个体性格以及当时社会父权制的压迫等方面做......
在文学翻译史上,张爱玲的文学自译是一个特殊现象,特别是从1943年到1971年,张爱玲在中英文之间往复自译和改写其成名小说《金锁记......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是美国青年作家安东尼·多尔耗时十年完成的著作.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科技、人性和亲情的小说.本文从创伤理......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本文从创伤理论为视角,探讨菲利普遭受的各种创伤:父母早逝、天生残疾以......
《灿烂千阳》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二部小说,作品以两位阿富汗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的故事为背景展开.主要运用创伤......
摘 要: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向读者展示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阿富汗不为人知的充满创伤的另一面,审视......
托尼·莫里森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重要的黑人文学作家之一。作为非裔美国人,莫里森从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获益匪浅。她的创作主......
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英国二十世纪女作家,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瑞典文......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亚洲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纵观川端文学,他所热衷的主题大多数是悲伤、孤寂、死亡等方面,这不仅......
由格特·布伦斯、山姆·杜兰特和罗伯特·伊格尔斯通合编的论文集《创伤理论的未来: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解析了创伤理论的发展历......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家洛丽·摩尔以新型的家庭式书写在其作品《楼梯口的门》中再现了当时美国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在这部小说中,洛......
《织工马南传》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于1861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平凡小人物织工马南悲惨的一生.从创伤理论视角解读主......
“创伤”这个词语最初是希腊人创造,用以描述身体上的疤痕.随着该词语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将词语的意义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威廉·斯泰龙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苏菲的选择》是其成名作之一.本文主要运用创伤理论解读这部小说,论述了纳粹邪恶势力如......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代表作,在“9.11”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刻画了一位饱经创伤的......
美国华裔新秀女作家伍绮诗于2017年发表了重磅新作《小小小小的火》,该书一经出版,好评如潮,并荣获27项年度图书大奖.这本书包含了......
20世纪以来,创伤理论从文学批评发端,日益影响到艺术批评.在此,创伤与语言的关系被深刻追问,这让艺术批评不再停留于揭示创伤的“......
《愤怒的孩子》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后期的作品,它和作者前期作品中所关注的视角有所不同,是一部充满丰......
《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小说描述了华裔混血家庭孩子莉迪亚的死亡悲剧.本文以创伤理论为视......
本文以创伤理论为支撑,对《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进行人物创伤的解读,从而揭示后殖民时期多米尼加人经历的混乱生活和内......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是一部有关爱、性别、种族的故事。以往的作品中,评论家大多从族裔理论、弗洛伊德人格......
《无声告白》是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欧美文坛的轰动.作者以温婉细腻的文风讲述了中美混血詹姆斯 · 李一家的......
摘 要:卡勒德·胡塞尼的《灿烂千阳》中描述了多位苦难的阿富汗女性,她们承受着战乱、性别歧视以及家庭暴力给她们带来的悲惨命运。......
发表于2010年的《房间》是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力作.《房间》讲述了一个19岁少女遭到绑架和监禁长达7年的故事.鲜少研究从创伤......
“创伤”的病理学研究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现已发展成为一项跨学科研究。心理创伤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美国家掀起了热潮,......
摘 要:舍伍德·安德森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没有点亮的灯》讲述了20世纪初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9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伍绮诗小说的喻指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Y2019032-B。......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别让我走》以一个想象中的合法克隆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为了渴望......
美国小说家肯·克西的代表作品《飞越疯人院》于1962年出版。小说以第一人称体验视角讲述了一个印第安混血儿勃鲁姆顿在精神病院中......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本文尝试用创伤理论批评方法来阐释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辩证的分析《......
创伤叙事是21世纪初日本家庭片常见的叙事方式。创伤起源于现代性暴力,创伤事件会以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形式保存下来。受创主体......
在当代最著名的爱尔兰剧作家中,布莱恩·弗里尔当属其中翘楚。作为北爱尔兰出生的天主教徒,弗里尔从小就强烈地感受到语言,文化,宗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