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成佛相关论文
随着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兴起,密宗的复兴也在这波浪潮中得到了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中国佛教界的重视,东密的回传以及之后藏密的传......
禅宗思想与中国人对茶的思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最终凝定为茶禅一味。这不仅是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优秀范例,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
敦煌莫高窟465窟是莫高窟仅存的几个元代洞窟之一,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密宗洞窟。密宗也称密教。金刚乘等,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吸收了印度......
佛教密宗对辽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广泛深刻的,特别是对辽兴中府(今朝阳市)辽塔佛教艺术的影响更为至深。朝阳北塔为辽代密宗......
在女性伦理观上,藏传佛教一方面继承了密宗的“女身成佛”之说及“阴阳双合”的思想,肯定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和潜能,主张两性的平......
<正> 一般来说,一切宗教实践都是受宗教理论制约的。藏传佛教哲学是印度佛教哲学和藏民族哲学思想一千多年结合与发展的产物,其哲......
空海作为日本真言宗的创始人,对以密教为中心的日本佛教来说可以说是奠基性的人物。他在我国密教发展最为兴盛的唐朝,来到中国学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在西藏佛教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佛教理论的大辩论,这就是吐蕃时期以莲花戒论师为代表的印度大乘显宗与以摩诃衍那和尚为代表的唐代......
<正> 《法华经》言:“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也。佛之知见,即一切智智,梵言萨婆若,一......
<正> 弘法大师空海(774—835)是日本真言密教的创始人,奈良朝(710—794)至平安朝(794—1184)日本佛教改革的奠基人、汉学家、诗人......
<正>坛城,为梵文Mandala的意译,亦译作"坛场";音译则为"曼陀罗"或"曼荼罗",原为印度佛教密教一派修习秘法时设置的特定场所,类似于......
本文试图通过对隋唐佛学中关于缘起法则、佛性依据、修行方法与途径等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辩之研究,来体现这一时期佛学界“百家争鸣”......
<正> 噶举派是公元11—12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时期发展起来的,属于新译密咒派。开始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穹布朗觉巴(公元99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