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相关论文
疾病作为生命的阴暗面,伴随着生命的出现而出现。人类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漫长的疾病书写历程。赖声川,在当代戏剧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
<正>'一心三观'是智■止观学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台佛教哲学的确立具有特殊意义。智■(538—597)字德安,俗姓陈。他......
2006年12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神骏图》。 《神骏图》画的是东晋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图中支遁袈裟零落,他与对坐......
<正> 缅甸民族医学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形成统一国家的蒲甘王朝(1044—1287)时期就有关于民族医学的记载。在阿瓦王朝(14世纪—16世......
两汉之际,印度的佛教经西域传到中国内地,于中国固有的儒家和道家的代表思想始终处于复杂的相互冲突和融合的关系当中,儒佛道在冲......
20世纪初,德国观念论对日本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辻哲郎试图在东西文明对比中寻找日本文化传统的伦理学意义。通过阐述东方佛......
现代学术范畴中的佛教哲学不能全等于佛学.《成唯识论》是中、印佛教哲学的代表性文本.由此表明《成唯识论》哲学一是普遍意义上的......
绰克图台吉是蒙古中世纪诗歌创作领域中优秀而卓越的诗人。他出生于1581年,属于古老的蒙古族贵族。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认真地研究......
如何来解释错觉的发生,从根本上关乎感性认识的纯粹性与可靠性.在佛教哲学“量论的转向”即认识论的转向后.陈那的量论体系被导入......
佛教的“缘起”思想是其创立以来一直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础性理论.尽管佛教在后来的演变中形成了不少教内的流派,提出许多新......
“物我”关系是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从哲学诞生以来关于“物我”关系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这篇论文主要讨论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超......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闭目塞听,盲目自信的中国人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敲开了大门。伴随着西方世界的入侵,中国......
明真法师作为现代湖湘四大高僧之一、佛学大德,其潜研唯识,融通禅净、解行相应、倡导救心与救世统一的行谊值得称道,但学界对明真......
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兴起的时代,也是佛教在中国影响最为巨大的时代之一.在明清两代,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佛学思想的深入人心,必然会反......
当代中国画家姚鸣京的山水画表现了禅境,已成为不少评论家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禅?什么是禅境?姚鸣京的山水画是如何表现禅境的?他......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中历史最悠久,典籍最丰富、思想最深博的教派,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大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一支......
佛教哲学传入西藏是当时吐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上层统治者和下层民众的自觉抉择,而且又是由佛教哲学本身的价值所决定.佛教哲......
古代印度宗教哲学派别中对世界和人生现象的构成问题有种种设想。佛教关于法的分类理论和胜论派关于句义的理论是这方面的两大重要......
唐代传奇小说《谢小娥传》虽是为宣扬古代女子的贞与节,但其中所蕴含的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说等佛教哲学思想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年又称晦翁,南宋时代的著名学者。他是孔孟之后,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
<正> 沈从文的小说集《月下小景》创作于1932年至1933年,集中九篇小说,除作序的第一篇外,其他均为《法苑珠林》中佛经故事的新编。......
达波噶举的创始人达波拉杰的《解脱庄严宝论》融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佛教内容为一体,集大乘佛教的唯识宗、中观宗和如来......
《肇论》研究中的种种争论根源于时《肇论》的宗教性与哲学性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而从魏晋时期佛教的发展与玄佛关系、僧肇本人的......
一、《量论略义集》简析 《量论略义集》是一部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哲学著作。它以印度小乘派“经量部”的哲学观点为基础,增加大乘......
【正】支遁,东晋名僧,两晋时代般若学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他与东晋名士交往甚密,为当时名士所崇奉。因此支遁在东晋的佛教界与士林......
本文提出,中国古代心性学说,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人本主义。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地位,特别是儒......
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佛经内容的加入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诗歌言志缘情的传统,使诗歌的哲理性得到加强......
僧肇所弘扬的大乘中现般若学曾经盛极一时,且使具有较强理性思辨的魏晋玄学从此终结,将般若学从玄学中析分出来,同时从认识论、本体论......
佛典汉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持续了一千余年,给中国本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发展的......
傣医理论形成于2000多年前,古代的傣医学建立在人体和世界都是由地、水、火、风4种相同元素构成的佛教哲学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疾......
<正>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他不仅是一个佛教哲学家和宣传家,而且也是一个政治思想家。早期佛典(一般指汉译阿含经和巴利文佛经)......
2006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南昌大学召开了“中国哲学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中国哲学的地域性与普世性学术研讨会”。许多著名的中国哲学......
汤凌云博士新著《中国美学中的“幻”问题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版)根柢佛教哲学.旁通儒道两家,对中国艺术中与“幻”相关的......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深受佛教哲学影响.他早年在南京、上海受到近代佛学复兴思潮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哲学 学习的道路,并形成了基本......
近些年来,佛教研究蔚为大观,在佛教史、佛教哲学、佛教文学、佛教与文学关系、敦煌研究等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有分量的成果。审视这些......
池田大作的自然观以佛教哲学为基础,把自然观与人生观相联,认为生命的尊严是普遍的价值基准,自然的破坏是以天灾形式出现的人祸,拯......
本文以考察《摩诃止观·释名章》之内容为中心,分析天台"止观"之含义及其在整个天台佛学中之地位,认为止观既是天台宗修行之核心内......
佛学的思维方式是非实体性的,是对同一性的破斥,它充满异质性特点,从而走向否定。佛学的否定性思维通过对"空"或"无"的强调而实现,......
作为学界的一代宗师,任继愈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为了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学术事业。......
唐君毅、牟宗三虽共同继承了熊十力的学术"衣钵",但在"智入而仁守"亦即"证悟本体"的路数上仍有较大差别,唐是"即工夫显本体",牟是"即本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