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遗产相关论文
摘要 中国古代史学由于悠久的史官制度和私人修史的自觉意识,积累了丰富的史学遗产。留存于今的浩瀚史籍不仅数量举世无双,而且具有......
白寿彝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在历史学的诸多领域作出了突出成就。白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谈史学遗产》一文,以及80......
"史学遗产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底在浙江温州举行,会议重点探讨史学遗产与民族精神,分析史学遗产的价值,反思近代以......
对待史学遗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十七年史学"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成就。"十七年史学"中关于史学遗产的认识,远不是简单否定......
史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创新史学一定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关注当代高科技发展对史学发展产......
史学遗产中蕴涵的民族传统包括鲜明的史学经世思想,深刻的民族凝聚意识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遗产可以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优......
我国史学资治鉴戒的教化和求真求实的实证传统,作为优秀的史学遗产是当前史学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史学发展存在种种问题可能与我......
我国是一个史学大国,我国史学的特点是: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的连续性;传世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历史编纂形式的多样性;重视人事、重......
<正>一、治学经历与学术传承刘开军(以下称刘)、王姝(以下称王):瞿先生,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拜访!我们读过您的不少著作,也十分......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当代史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料之一 ,发掘和继承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作为我们史学创新的起点 ,这是当前历......
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经历了20年的探索与编纂,经历了中型通史编纂、小型通史编纂、大型通史编纂三个阶段。其中小型《中国通......
【正】白寿彝先生从1929年起踏上治学的道路,至今已经整整60年了。今年,又恰是寿彝先生在高校执教50周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职务......
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是我国20世纪20-40年代古史研究的主要派别,对我国史学尤其是上古史研究影响深远。疑古精神、对进步史观的......
中国古代史学遗产积累厚重,对它进行整理、继承,这对促进当前的史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近出版的《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
古往今来 ,大凡有作为的学人 ,在治学道路上总是有一种思想上的境界和动力。正是这种境界和动力 ,使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攀登......
历史文献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虽然从摸索、创建到发展,已走过八十余年历程,但由于受历代学者重实践、轻理论习尚以及"术......
<正> 时间:一九八一年六月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来客:客甲、客乙客甲:三月间听您谈历史文献学,不觉有三个月了。现在想请您......
<正> 客甲:今天我们谈谈历史文献学的问题好不好?现在我们研究历史文献学,有什么用处?答:我们所谓历史,实际上包含两个意思。一个......
<正> 时间:1981年一月。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来客:客甲,客乙。客甲:我读过您的《谈史学遗产》,感到中国的史学遗产很丰......
<正>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在读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待历史,学习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解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
<正> 很多同志指出,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中,要重视史学思想方面问题的探讨。要做好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应当讨论一下史学思想探......
<正> 王国维在史学上的贡献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他在史学各个领域内创造的研究业绩;其二是他考据史学的方法论.郭沫若对王国维遗留下......
本文探讨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的传承问题。全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1.从历史学角度开掘马克思的史学遗产;2.从马克思主义史学奠立及其......
总结和开拓,是世纪之交中国史学面临着的双重任务。分析20世纪的中国史学遗产,应着眼于它的发展趋势、基本成就和主要思潮;其基本成就表......
<正> 一、对史学工作的自觉检讨中国史学史学科产生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建国以后,这门学科在六十年代初曾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最近......
<正>一般说来,在师生之间,往往存在着学术传承的关系。不知为什么,我时时都会想到这一点。不论是在研究工作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
<正>今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白先生是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是"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和《中国通史》编纂工作的主要主持者之一,是......
一侯外庐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其一生的学术工作中,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史学遗产,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代表著作、......
编写大事记的重要意义江汉大学黄忠麟一、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高度来认识编写大事记的重要性。(一)全面、准确地给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理论领域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相结合阐述了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社会形态理......
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的史学遗产是史学发展创新的基础,它对经济社会活动包括西部大开发的作用同样不能低估。本文从史学遗产对提高......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的显著特点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同史学概论的关系,史学遗产同史学概论的关系,近代史学、马克思主义......
<正> 本书是白寿彝先生论史学遗产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所收录的六篇论文,写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谈史学遗产》这篇长文撰于1961......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
【正】 二十年前,白寿彝同志曾撰写《谈史学遗产》(载《学步集》页129—154)一文。今年,他又在《史学史研究》季刊上,连续发表四篇......
期刊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学科突破了史部目录解题式的研究和撰述模式,建立了以史学与时代互动为视点的史学史学科新体系;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