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相关论文
众所周知,依靠国家的力量编纂图书,无论是在人力,还是在物力上,都占有极大的优势。这一点历来为私家修书所不及。宋朝初年,随着社会经济......
安禄山,做为安史之乱的元凶早已臭名昭著。但是,对其出生年月, 由于现存史书缺乏明确的记载,却不甚清楚。故《辞海》、《中国人名......
谈起五代史,自然就想起了唐以后的梁、唐、晋、汉、周历史了。北宋初年在薛居正主持下编修了这五个王朝的历史《五代史》,又称《......
唐太宗为何要看起居注?《资治通鉴》卷196记载,贞观十六年(642),“上(唐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
李谨行(619—683年),高宗武后时大将,为陪葬乾陵的十七位功臣密戚中唯一蕃酋出身者。《新唐书》卷110《诸夷蕃将传》中立有《李谨......
《史记》在今天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在较早的时期,它的命运却并非如此。东汉班固曾经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
摘要 中国古代史学由于悠久的史官制度和私人修史的自觉意识,积累了丰富的史学遗产。留存于今的浩瀚史籍不仅数量举世无双,而且具有......
唐建中四年(783)十月三日“泾原兵变”发生以后,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不久,唐旧臣朱泚称帝,旋展开对奉天城的围攻,德宗君臣......
在民国诸位学者立意重修宋史的筹划中,傅斯年与陈寅恪的倡议是最具现代性的一个。虽然他们亦以效法“宋人之史学”编纂宋史为己任,......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常常想着,自己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发奋向前,甚至可以不顾惜生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有幸的是近来重读两部世界史的力作,一为《世界文明史纲要·古代部分》(以下简称《纲要》),一为《全球通史》(以下......
张国刚介绍: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
儒释道三教合一,两晋时已见端倪。及至盛唐,渐成时尚,其关键人物,即是玄宗李隆基。他重道、尊儒、礼佛,亲自注释《道德经》、《孝经》、......
【正】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资治通鉴》是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奉宋英宗的诏令主持编订的。......
《通鉴》与新、旧《唐书》修成的时间各不相同,而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比较而言,《新唐书》是在《旧唐书》的基础上增删了不少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这里明确指出,景......
1.《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四月条载:“丁卯,突厥寇朔州:庚午,寇原州:癸酉,寇泾州。戊寅,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战于灵州之硖石。”案......
姑苏行,心系宛(南阳简称),我的故乡新野家园,襁褓湍水西岸边,风浸润,俗濡染,帝王足迹,艺术屐痕,人文景观,似杜康、杯斟满。王莽未发......
【正】 “实录”原来是指真实可靠的历史记载。在《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有赞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著生民之休戚"是《通鉴》两大著述宗旨之一。司马光明确提出这一命题,构成了《通鉴》史学的重要内容与特色。具体考察《通鉴》叙述"......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长篇章回小说基本上是在按鉴演义的情况下产生的。从小说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通鉴》、《纲目》在著述宗旨、结构......
历史课堂就像是一座舞台,老师第一次讲到某位历史人物,先要向台下的观众(学生)做简要的介绍,这就是人物的出场。在舞台上,重要角色的出场......
<正> 现在把公元730年前后唐蕃通使的情况总结一表如下,以供读者与其他年份作对照。表中补充敦煌《纪年》所记而唐史缺文者有二条,......
由曲进贤主编,郑新道、周郢、冯钦淮、马东盈等编撰的<泰山通鉴>(以下简称<通鉴>)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古今有关泰山的著述甚多,而关......
读《壶关录》札记陈光崇韩昱《壶关录》三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通志·艺......
汉文高昌回鹘史料述要刘戈一首先为回鹘立传的是杜佑的《通典》。此书取材大体截止于天宝末年(756),那时回鹘汗国正处于强盛时代,但有关他......
天子驾崩,就是皇帝死了的意思;如果没有子嗣,怎么办呢?只有从诸侯王中找一位,接入宫廷,即位为皇帝,继承大统。这时候,朝中的原有势力与新来......
本期专栏发表论文四篇,分别涉及明清贸易、内务府官学、《通鉴》满文译本等问题。前人研究清宫皮毛,多关注唐努乌梁海的进贡貂皮问......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叙事简明扼要,引文流畅通达,质朴无饰,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因史料所限,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
史的概念的发展'史'的含意,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史'字的较早含意,是指一种特定的人。《说文解字》说:'‘......
【正】 历来史家论及“贞观之治”,先要归功于唐太宗的用人政策。诚然,贞观时期确曾出现了一批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武大臣,唐太宗......
《资治通鉴》卷267《后梁纪二》开平三年(909年)六月,梁忠武节度使刘知俊以同州附于岐,梁帝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帅侍卫、......
【正】 《通鉴》卷151《梁纪》大通元年(即北魏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正月记事云: 萧宝夤出兵累年,将士疲弊,秦贼击之,宝夤大败......
2012年5月,俞吾金先生在中山图书馆开讲“思想的维度”。讲座中,俞先生认为当前人们的精神生活,像是在历史的泡沫中游泳。他认为:......
宋人司马光主撰的《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唐则天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记云:"三月甲申,……更以僧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