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相关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白寿彝先生很快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中,他在强调历史研究中的爱国主义、重视中......
开展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推动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历史学本科师范生师德及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
因学术不端,甚至造假,引发公众非议,或有学人为争不当名利而大打口水仗,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当下似乎并不鲜见。这使我想起了已故著名历史......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期构建阶段。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品,其中包括各大学校史学史教学中的......
顾祖禹及其《读史方舆纪要》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顾祖禹究治舆地,彰扬经世之学,其学术风格和治史旨趣既来源于顾氏家族的......
史学史是对历史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学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史学遗产极为丰富的国度,所以对中国史学史的学科构建和系统研究,是十分......
在白寿彝同志八十寿辰,并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周年和高校执教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向白寿彝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祝......
汪辉祖是清代忠于职守、热爱百姓的清官良吏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然其事迹、特别是其史学成就,却长期淹湮于历史,鲜为人知。本文发......
历代关于《国语》作者问题的不同意见综述谭家健《国语》的作者是谁?久有分歧,莫衷一是。现将历代学者的不同意见择要介绍如下:《国语......
白寿彝作为20世纪中国史学领域里极有影响力的学者,其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带领国内众多的史学家对中国通史编纂......
中国史学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
1980年9月我入大学,读当月期《历史教学》所刊史学史样版辞条,始知“杨翼骧”大名。1984年,入中国古代史学史专业之行,决意专攻明代史......
史学史萌芽于人们对史学著作加以评论的想法。随着19世纪以来现代学科体系的形成,学者们对历史撰述传统及其丰富遗产的整理与评价,......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最早倡导者和奠基人。1901年至1902年间,他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部著作,对我......
中国社会科学院谢保成先生所著《增订中国史学史》,由北京商务印书馆于2016年10月出版发行。《增订中国史学史》,是谢保成先生在其主......
彭明的《五四运动史》和周策纵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是学界五四运动研究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对两个文本加......
史者,非徒识废兴、观成败之往迹也,又将以明古今之变易、稽发展之程序。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 史学的功能,要者在展开历史......
文天祥乃抗元英雄,后世对其忠推崇有加。但明清之际,王夫之于《宋论》中批判文氏,认为其轻信女主,出使元营,忠诚得过了头。王夫之......
完整的历史书写,应是包括妇女在内的书写。将妇女纳入历史的书写之中,很早就成为了中国史学的传统,其中,西汉末期刘向编纂的《列女......
《汉晋春秋》是东晋史学家、襄阳人习凿齿的代表作。习凿齿字彦威,约生于晋元帝建武元(三一七)前后,卒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三八四)。习凿......
枯燥无味的历史课本,风趣幽默的通俗读物,卷帙浩繁的官修正史,妇孺皆知的传奇故事……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呢? 许多学生都被这个......
从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立及发展历程来看,1920-1940年代是发轫期,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是学科理论趋于深化的时期,1980年代以后则......
20世纪中前期在美国先后出现了两本英文中国史学史专著,分别是贾德纳的《中国传统史学》以及华裔学者韩玉珊的《中国史学纲要》.贾......
陈寅恪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史学家之一。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年轻时赴欧美游学近二十年,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并开始在学术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人撰史风气十分盛行,这一时期留下的大量史著为后来史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这种私人撰史风气的盛行......
牛润珍教授是资深史学史学者,他受刘乃和教授、杨翼骧教授等名师的教诲,在学术理念、治学方法上,主要是学习、借鉴、传承陈垣先生......
中国史学史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课程之一,教学内容关联到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学科,教学......
l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八十年代初才正式恢复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史学通史著作也已经是不甚枚举,经历了多种形态的嬗变0后学拟就......
《中国史学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一门基础课,课程容量大,时间跨度长,教学难度大。开课两年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
王树民先生既能潜心读书,又好作深沉之思,坚守“胸怀全局,行守本位”的学术理念,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推出了以《中国史学史纲......
中国传统史著编纂坚持求真的原则,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广泛地搜集史料,精审地考证和选择史料,保证史料的客观性;秉笔......
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古代史研究,批判古史研究中的"黄金时代"说,侧重对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倡导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瞿林东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瞿林东教授所作的访谈,内容涉及到他的学生时代、治学道路......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50-04 《通典》是我国典制体史书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受到学界广泛关......
教材、教法是教育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中国史学史的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在选用史学史权威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再编写自......
中国史学史是系统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更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学术研究和大学教学的要务。中国史学史的知识体系,首先应当......
近年来,一些学者撰文呼吁中国史学史学科要开拓新的境界,甚至提出了“中国史学史学科再出发”的号召。然而,中国史学史研究应该如何“......
罗炳良师专攻中国史学史,在多个领域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但要论及他的独到之学,不得不提他对章学诚的研究。他有着浓厚的“章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善于记载历史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一般来讲,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
杨翼骧先生是著名中国史学史专家,1939年在大学学习期间就立志研究中国史学史,一生在史学史教学、研讨和学科建设上做出杰出贡献。......
<正> 封建正统史学,作为封建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除了理所当然要受到封建经济基础的影响外,还更多地受到封建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是现行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二者之间既存在交叠又形成分野。二者的交叠主要发生在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