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革命相关论文
1959年郭沫若以历史剧《蔡文姬》的写作为源头,推动了“为曹操翻案”运动,在史学界与文学界引起震动。围绕“翻案”,在学科内部、史学......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则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
“怎样把历史课教活,如何给历史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历史也有现代气息?”长久的思考和实践,使我有了一点感悟,一点收益. 一、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贯穿趣味教学是其中的途径之 一。我国春秋时期的......
回首中国近代激荡的百年史,自上世纪初叶梁启超高擎史学革命的大旗之后,王国维提出将传世文献与地下发掘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
二十世纪初,由梁启超发起的针对传统史学弊端的"史学革命",被誉为我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开端,它揭开了西方近代史学理论大规模引入中......
吕振羽是我国杰出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新史学五大家”之一。他1900年1月30日生于湖南......
摘 要: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发生了一场史学革新运动,它确立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理论体系。但奇怪的是,一度得到宣扬的心理史学却没有在......
1958年史学界掀起了'拔白旗、插红旗'所谓的'史学革命','厚今薄古'、'打破王朝体系'、'打倒......
人类文明走过了几万年的历史,有文字的历史也有了几千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将向哪里去?这样一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
彼得·伯克是当今著名的文化史家,现任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研究员。1978年他凭《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一书......
【正】 “史学革命”这个口号,自从五十年代末被提出之后,统治史学界长达二十年之久,对史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大量接受新思想。在1898—1903年间,他发表大量文章,以推进维新以来思想启蒙运动的继续展开。其中尤为重要的是......
【正】 “史学归约”是现代历史哲学的一个术语,特指从历史研究中得出的一般知识(知识性史学归约)和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或声称具有普......
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是当代西方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本文将这......
<正> 面对着桌上摆着的人民出版社准备重印的《中国史纲要》的清样,我们不禁怀着满腔悲愤回忆起《纲要》的主编,十年前被林彪、“......
口述史学真的会引起新的史学革命吗?如何认识口述史学将会引起的革命?怎样使口述史学真正促进史学的革命性进步?这类问题不仅值得......
新中国的口述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学术界对口述历史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仍有两种不同的倾向。由于史学研究......
<正>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活动的领域很广,走过的道路又迂回曲折,从而留下一个复杂多变的形象。对这一类人物,......
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杜正胜一史学革命的双璧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相对於清代以前的传统是一种......
<正>通史的教学与写作构成了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心也偏向于通史的撰写。从20世纪初开始,对......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曾经经历了一场"史学革命"。这场"史学革命",涉及方面众多,但主要表现在:形式上,与文学、艺术逐渐分离;内容上,更......
20世纪已经结束了。 2 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2 0世纪的中国史学同样经历了急剧的演变。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刻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