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意识相关论文
本文从描述生态博物馆主要特征着手来分析自然与文化间的关系。生态博物馆的诸多实践活动不仅仅停留在保存遗产层面,它还为公众提......
地方意识指的是个体对地方的感知和情感认同。汤亭亭作为当代华裔作家,因为其离散文化身份,小说中具有鲜明的地方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原......
作为一座四海皆知的文化名山,福建武夷山自汉时起即为文人、方士所赞颂吟咏,并在两宋之后成为画家热衷于描绘的山水母题。而在十七......
中央政府失控与南北分裂局面的复杂化、地方意识的增强、文武关系的诡论性演变,以及民族主义在政治中的有意识运用等问题较集中地体......
清代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府地区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文人画家的地域文化自觉意识随之兴起,在书画创作中开始关注广府......
缺乏地方意识的文学书写,亦即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书写,岭南地方意识的兴起需要岭南本土文人的自我书写和自我建构才能实现.南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高涨的背景下,《安徽俗话报》创刊。 《安徽俗话报》自创刊来,以鲜......
1927年4月,广东省政府在粤北瑶区设立连阳化瑶局,为设县做准备,以此扶植瑶族同胞实施自治及加大对其治理力度。由于时局动荡,地方......
在生态批评的诞生过程中,身体概念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因为身体需要高度组织化了的环境,人才会珍视大地上的生态世界,文学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以“四职一体”型人才培养为宗旨,扯紧写作“一根线”,强调社会调查与地域文化建设,加强三个“头”的综合训练......
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地方意识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表露出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地方意识总体上是乡土社会在近代社会变迁......
摘 要: 辅导员的地方意识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需要培养的重要意识。本文主要阐述了辅导员地方意识的内涵,指出了辅导员缺......
台湾文学中的地方意识经历了从表现地方要素到表征民族文化,从象征反殖民、反西化批判到异化扭曲为“去中国化”的工具符码,从指涉台......
尽管中国境内第一种近代报刊诞生于澳门,但是70多年后这里才出现中文报刊。那么澳门中文报刊发轫之初是如何面向本地社会的?针对这个......
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力量,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弱化和人类经验的贫瘠化,共同参与了对地方特殊性的削弱。20世纪中叶以来......
强化对于“地方”概念的认知,兼顾人文主义理论建构的目的,通过分析地方的特定意识与文化和莎士比亚园林对于这种地方意识的构建植根......
本文从城市环境批评(urban environmental criticism)的研究基础、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城市环境批评的理论话语和解读......
'地方'是美国环境批评的一个研究焦点。它关注人与自身生活之地的关系,对缓解当下的生态危机很有启发意义。历经环境批评......
一、明代之前的金陵胜迹之文学书写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襟江带河,依山傍水,山水城林交相辉映,人文景致相得益彰。所谓"人物俊彦,文......
"贵州读本"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反映了不同的地方意识,若按等级层面分,至少有中央看地方、官吏看地方和民众看地方等区别。近代以后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20世纪30年代,云南本土学者方树梅编纂成《滇南茶花小志》一书,该书较为详细地辑录了明代以来各类著作中有关云南山茶花的记载,系......
【目的】探索游客对不同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在界定森林文化价值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
<正>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并且流传至今的文化传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不同的......
随着理学在南宋中后期的发展,地方士绅阶层自觉恪守和发扬儒家人文化成天下的使命,崇尚耕读生活,注重地方治理,国家作为强权的象征......
中越边境地区单一自上而下的边境治理与边境地方意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边民自发的跨国流动与严格边境治理的国家意志相悖,国家的边......
作为现代环境主义思想中的一个概念,地方意识要求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所在之地的生态和文化,并且认识到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复......
20世纪中叶以来,迅猛发展的交通、通讯和数字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地方意识构成了严重威胁,促生出强烈的失位感和漂泊感,引发了人文社......
科马克·麦卡锡是一位极具地方意识的后9·11作家。从美国东部到南方再到西部,他赋予所居住的地方以意义,并作为其小说的背景,形成......
地方意识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不仅在宏观历史进程中持续发挥作用,而且在特定时段里对某个区域的政局发展施加巨......
192 5年 3月孙中山弃世意味着国民党革命事业之孙中山时代的结束 ,经过一年多“后孙中山时期”的短暂过渡 ,开启了蒋介石时代 ,确......
北伐前夕 ,随着中央政权在直系及反直政治军事同盟之间交替 ,新的权力中心无法形成 ,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地方自治思潮兴起 ,中国政......
本文在地方理论视野中解读澳大利亚当代诗人马克·特莱蒂内克的诗集《火之日志》。从题材、视角和语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诗人在精......
加里·斯奈德(1930-)是美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诗人、环境保护社会活动家之一。斯奈德一生的文学创作和环保实践活动致力于对人与自......
特德·休斯早期和中期的诗歌突出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对立和隔离,中后期诗歌则深入探究了自然与社会之间复杂且深厚的联系,表达了......
结合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变迁,梳理了台湾古迹保存的历史与现状,指出其与台湾社会地方意识论述的关系,并分别站在公共部门、社会群体......
近代由民族主义激发的追求国家统一乃时人一普遍心理,地处边远之云南亦不例外。以往学界对龙云地方政权更多强调的是其"独立"特性......
人们正目睹着文明和大自然的强烈碰撞,正踏入一个自身存在的困境。而身在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却早已意识到了以大......
20世纪以来,地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继续发展。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作家们开始关注生态问题,他......
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而这些问题的发生无不与一定的"地方"密切相关,理解地方的存在背景、内化积极的......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国民党在安徽的组织与发展并不顺利;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逐渐确立后,安徽省党部才逐渐得以正式成立,但在此过程......
生态女性主义致力于打破以人类为中心的二元论和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以追求女性自由和生态和谐为目的。《在自我封闭》中作者在......
精英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集中在精英身份转换和精英能动性两个方面。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
与以《南行记》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相比,艾芜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中,"地方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强化,出现了"归来/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