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布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丹麦国家空间研究所(DTU)给出的CHAOS-5主磁场模型,计算并绘制了南北构造带及其邻域(20°~40°N,90°~110°E)主磁场分布。......
(一) 我国处于世界上西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地中海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分布广,在将近三千年间,我国历史记载......
一卡车鲜鸡蛋,对急需大量物资援助的5·12大地震的灾区民众来说,分量也许微不足道,但它来自“天下最穷最苦”的定西,是贫穷的太平村农......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地震分布广泛和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发生后,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篇|rn[地震灾害]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广、强度大、伤亡重.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
用分类表格数据的AIC分析方法,定量化地分析了华北地区强地震的发生和层析成像所得的该区速度结构的关系.所得结果为:华北下地壳、上地幔......
前言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板块碰撞挤压的断裂地带。天然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了一个地震频繁......
研究中国大陆强震区岩石圈力学特性对理解该区强震孕育环境及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及初始载荷比(F)与大......
基于地震震中分布、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系统阐述了俯冲带从南到北俯冲角度、俯冲深度、形态以及板上地幔楔熔融程度等方面的空间差......
欧亚和太平洋两板块沿大陆东缘相撞,形成一系列岛弧,台湾是其中之一.台湾海峡是弧陆碰撞带的前陆盆地,其上部为平整的第四纪细粒深......
根据湖南省地下热泉的分布情况,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地下热泉形成条件与地震的关系,提出了充分利用地下热泉的综合......
介绍了永胜 6 0级地震震区的自然概况、震害分布及特征 ,分析了各种破坏产生的机理 ,提出了震区在恢复重建与规划发展时的建议以......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重力场进行波场分离,得到多阶小波细节信息。通过对不同阶次小波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不同......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查明了威宁地区地震分布规律和活动断裂特征。威宁地区地震密集,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地震......
结合历史地震及1970年以来的中小地震空间分布,讨论了海东区域地震的活动特征,该区域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断裂附近,而中......
简要介绍陕西省地震编目工作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地震编目分析1970年以来陕西省地震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省内地震主要分布在陕西关......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探讨黑龙江省及临区(44°~49°N,121°~131°E)地震的分布与速度结构的关系,指出地震分布在速度的过渡地带上......
根据地震分布密度、控制地震发生的构造的差异,将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威宁—晴隆区(A区)、遵义—贵阳区(B区)和铜仁—榕江区(C......
讨论了中国地区地震活动度S的分布特征。...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 ,得出陕西甘肃宁夏三省 (区 )的强震活动特点是 :1强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即高潮期......
本文利用跨越河套盆地及其南部鄂尔多斯块体与北部阴山山系地域的高精度实测重力数据,构建了研究区深部地壳密度结构模型,从壳内各界......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地震的分布、分区和区划。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威宁一晴隆、遵义一贵阳和铜仁一榕江3个分区。贵州包含在鲜水......
统计了 1 90 0~ 1 999年全球大地震 (M≥ 7.0 )的纬向分布 ,进一步证实了全球大地震的分布的确存在不对称问题 ,北、南半球大地震发......
使用吉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台网的观测数据,采用HypoDD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0日发生在吉林松原宁江地区259次地震......
地热资源是一种洁净的绿色能源,在当今人们普遍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形势下,无论对地热资源的科学研究还是开发利用,均受......
以华北地区1980-2010年资料为例,以单位边长的网格覆盖研究区,考察中小地震空间分布非空网格数的变化.网格尺度足够小则非空网格数趋......
利用公元前780年至2009年的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历史和现今地震的重复和迁移规律,并以1900年为界,讨......
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不同于一般做法,文中用地震的活动性来分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为了解邯郸市周边存在的断......
为了研究山西断陷带的地震活动性及其物理背景,利用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以及山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震相数据,通过tomoDD方法......
现代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人类对地震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思索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在中国,很早就有灾害性地震的详细历史记......
利用近年来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资料,编制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区主要活动断裂分布图,并对其中各断裂的垂直活动速率进行计算......
<正>本节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的重要内容。本节相应的课程标准要求为"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
<正>一、考纲解读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该条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
利用塑性力学和地球动力学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等间距特征机理的解释方法,认为地震等间距特征的成因是中、下地壳......
本文研究了甘肃及邻近地区最近一个平静期的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讨论了:1)小震、中强震是围绕在本世纪历史强震震中区分布在断裂带......
利用赣南地区的基础地质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在大受力背景下的应力调整方式.赣南新构造运动特征明显,NNE向、NW向及EW向构造体系受近......
<正>赣南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通过数年来的调查研究,在赣南范围内,从发震构造背景来看,对地震影响......
本文对1977—1983年间在青藏高原所进行11条爆炸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解释;归纳了高原地壳结构9个方面的特点;论述了高原深部构造特......
<正>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与上海恺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
简要介绍吉林省地震编目的发展历史,并通过编目资料分析了1972年以来吉林省地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省内地震主要集中在扶余(松原)-......
<正>【教材版本】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章《世界的海陆分布和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海......
西太平洋地震活动沿岛弧呈狭窄的带状分布,但在岛弧的延伸方向上及岛弧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岛弧两端或岛弧与海岭的交接地段震源密度......
本文用1970.0年全国地磁普测的归化值,减去按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985)计算的中国地区地磁正常值,得到地磁异常,绘制了异常等值线......
本文的目的是寻求强震前的构造活动模式,从而得到地震中期预报的构造活动信息。主要通过华北地区3个6级以上地震(唐山、海城、和林......
1966年美国帕克费尔德地震,美国地震科学家发现该地区的地震规律,即是每隔22年,该地区会发生一次6.0级左右的地震,这是历史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