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研究相关论文
墨子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重镇,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世之“显学”,也曾徒属弟子满天下,熔铸过学术辉煌。自从汉代罢黜百家、......
(2011年8月4日通过)《职大学报》二十余年来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认真办好特色专栏,曾经开设过"美学研究"、"长江三峡文化研究"和"环境保护......
西方世界对墨学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西方传教士对《墨子》文献的翻译及介绍开始的,之后逐渐深入到对《墨子》文本及义理的探讨,二十......
50~70年代,中国内地之墨学研究较为沉寂,从80年代初开始,墨学研究恢复正常,90年代进入高潮。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墨经》研究,然后是《墨子》的今......
孙中原主编的《墨学大辞典》是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创新解释墨学语词,是首部全面系统的大型墨学辞典,面向广大读......
先秦时期,墨学与儒学曾并称显学。墨家门徒众多,影响广远。秦汉以降,由于秦皇汉武文化政策的影响以及其他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墨学失去......
中国墨学应当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墨家之学(墨学),一类是对墨家之学的研究(墨学研究)。与之相应,中国墨学史也应当区分为两类,一类是......
本文从墨学研究概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考察了近代墨学研究.把近代墨学的发展划分为乾嘉奠基时期、19世纪下半叶发展时......
学界对墨学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三:其一注重考据,即致力于对墨家文本作进一步的考订。其二是以西学为准绳,把精力用在对墨子的科学和逻辑......
梁启超是20世纪初墨学研究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子墨子学说》、《墨子学案》两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中西比......
墨学是先秦两大显学之一(《韩非子·显学篇》:“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子是位能工巧匠,其能其巧甚至超过被奉为工匠祖师的鲁班。所以......
作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可以视作梁启超墨学研究的纯学术阶段,这一阶段的墨学著作(<墨经校释>与<墨子学案>)已不同于此前有关墨学论......
【正】 墨家哲学经历二千年的沉霾,在近代得到高度评价,由于沉霾的时间过久,褒贬波动的幅度过大,使探讨墨家哲学的本来面目增加了......
1997年10月,河南省墨子学会应运而生,六年来认真进行学术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壮大了队伍,......
作者认为,侯外庐的墨学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作者指出,侯外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从社会史切入思想史......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思想文化界也异常活跃。在此背景下的诸子学研究呈现出复兴局面,其中墨学研究处于一波历史罕见的高潮期......
第三届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杨宏伟1997年8月20日,由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大学、滕州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社科联、山东墨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
<正>十多年前,我从王焕镳师习治墨学,读《墨子》书,每每听到老师对孙诒让《墨子间诂》的赞美之辞,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198......
“墨学与和谐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墨子故里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召开。这次学术会议由河南省墨子学会、......
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现代墨学研究的兴起,海内外墨学研究者正是通过墨学国际研讨会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进而不断开展墨学的合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
杨向奎教授谈墨学研究陈炎在第二届墨学国际研讨会于山东大学召开之际,笔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墨子学会名誉会长杨向......
建国初期,墨学研究尚说不上繁荣深入,七十年代末以后,却有了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91年止,已发表墨学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近20......
墨学的历史命运秦彦士墨学与儒学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内涵,但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墨子不仅被视为异端,甚至《墨子》一书也几乎失......
乾嘉以降,诸子学说呈复兴之势,墨学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由微而著。在沉寂一千八百多年之后,墨学研究于晚清骤然得宠并不断发展,在民......
<正> 墨学乃先秦显学,惜至秦汉,几近中绝。至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校勘经书的需要,方有学者校勘《墨子》。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间诂》......
梁启超是20世纪初墨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墨学学理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创见;他采用的中西比较研究方法使墨学研究与西方近......
<正> 近代墨学复兴酝酿于乾嘉时期,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早期达到空前繁荣。墨学与诸子学、陆王心学、佛学等传统文化在近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