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奎相关论文
本文对新中国(大陆地区)自1949年以来六十多年间的三礼学研究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总结。文章按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5......
《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名著解释) 王亚南《学习》1949年1卷2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新建设》1953年8期读......
1960年的夏天,我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我想讲讲“文革”以前历史所的一些情况。......
《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为顾颉刚先生遗稿,这篇9万多字的鸿篇巨制一直没有发表。王煦华先生多年来整理顾先生遗稿......
从中国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当代学者对史学通俗化研究所投入的热情及所取得的成果,是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所没有的。回顾与反思当代史......
顾颉刚(1893—1980),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地理学与民俗学的开创者,在古史研究、历史地理、民俗......
顾颉刚是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对现代史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个人的学术成就上,还表现在他创办的各项学术事业上。他以“古史辨”成名......
面对浩瀚的中国历史,如何能够充分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使自己变为一个聪慧通达的人?樊树志先生的这本《图文中国史》,延续了以前的讲......
《西北大学学报》“大家学术随笔”约我为专栏撰稿,受邀高兴之余,又有些犹豫。自己虽然在《孙子兵法》、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军事史等领......
作为史学界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继承和发扬了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并运用新方法,发掘新史料,开拓新领域,由史学而经学、......
<正> 传世《尚书》二十八篇传统上按时代被分为夏书、商书、周书。现在,我们试图以民族为标准对《尚书》各篇作新的划分。早在春秋......
<正>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两届师生合影。(一排左起)王仲荦副教授、陆侃如教授、殷焕先副教授、黄孝纾教授、翟宗沛讲师、萧涤非......
<正> 学术史的研究,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比如关于"文化名门世家"的讨论,日益受到重视。黄兴涛在为"文化名门世家丛书"(中国人......
<正> 曹雪芹的祖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丰润(今属河北省),一说是辽阳。七十年代我曾对两种说法的有关资料研读过一番,觉得“辽阳说......
<正> 在红学史上,有关曹雪芹祖籍和家世问题的论争,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但随着数十年来许多红学专家的大量考证和红学资料的不断......
编者按:为了庆祝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我院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杨向奎教授从事教研六十周年和九旬华诞,本刊特发表先生的《论“礼......
杨向奎教授谈墨学研究陈炎在第二届墨学国际研讨会于山东大学召开之际,笔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墨子学会名誉会长杨向......
<正> 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必然给人以新的东西与启示。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就是这样一部书。《宗周......
<正>中国思想的全部内容不外天人之际和人人之际两大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仁”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
<正>近年来,“红学”显得特别热闹,倒不是整个红学界卷入了这个“热潮”,而是少数人在哄炒.在南方是以欧阳健为代表的脂本否定派,......
杨向奎在晚年,用十年时间撰写了总计350万字左右的八卷本《清儒学案新编》,该书具有清代学术思想史和清代学术思想史料选辑的双重作......
【正】 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名誉主任的张维华教授,是我国史学界著名的老前辈和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专家。他现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