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绰相关论文
闲翻清人笔记,读到“稿工”一词不由生出几分感慨。笔记中的原话是: 其所谓稿工者,大都有才学而不利场屋者,又深明例案,故昕作奏稿咨......
《兰亭序》,晋王羲之(303-361,享年59岁)撰文并书。其文叙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农历三月初三日),王羲之51岁时与谢安、孙绰等友......
两晋之交,老庄之学逐渐成为虚谈误国的象征,竹林七贤的影响日益肤浅.差不多同时,佛教高僧为方便化度而借清谈融入士人之中,司马氏......
标识(标志),《辞海》里注:“标识,即‘标志’”。而在“标志”条目之下有一段引文,摘自《水经注·汶水》:“赢县西六十里有季扎尔......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士共四十二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东晋时期的孙绰在《游天台山赋》的叙写中,以清丽灵动之笔极尽物情,于天台山水之间寄寓人生理念;折射出当时各种思想杂糅交织、融汇贯......
"二十四友"集团与孙盛、孙统、孙绰三人,在晋代文坛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关于"二十四友"集团的形成时间与其首领贾谧的生年,以及孙氏......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
一般地来说,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是从玄言诗中派生出来的,而玄言赋又为玄言诗的产生导夫先路,互相呼应。在玄言、山水诗赋的发展历史......
《游天台山赋》是早期山水赋的代表。赋中,孙绰首先虚构了天台山的仙山地位,其次于虚写之中添加常识性景观,以增加虚构内容的真实......
从有关线索可以推知,孙绰<难八贤论>中所谓"八贤"为四士四僧.在<道贤论>中,孙绰又将竺法护、于法竺与山涛、阮籍分别相比.名士与名......
南朝文论家、史学家转相祖述檀道鸾《续晋阳秋》,将孙绰和许询视为东晋玄言诗的代表,并给以较低的评价。自此几成定评。实际上,他......
东晋孙绰批评西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究其因:山涛两度隐居,一为养名,一为避祸,总在伺机出仕;晚年屡求引退也只为“功成身退”......
孙绰《论语》注集先秦、汉晋孔子形象之大成。在其《论语》注中,孙绰一方面结合三玄及其魏晋玄学的学术成果,继续将孔子老庄化、易......
本文以《道贤论》残篇为线索,探讨魏晋时代僧人与士大夫的关系。文章首先梳理了竹林七贤与七位高僧的事迹,比较了他们的异同。进而......
东晋有诸多风流名士,孙绰是其中之一。孙绰的才学在当时就被文士认可,尤其是其玄言诗,直接改变了诗歌发展的轨迹。本文以孙绰及其......
东晋玄言诗风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佛教对当时文人浸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佛教的影响 ,孙绰、许询等玄言诗人一方面......
孙绰所提出的"以玄对山水"美学命题,在理论内涵上,既融贯玄释,又贯穿于山水创作之中,从而沟通了人生哲学、宗教情怀与文学创作。具体......
孙绰既是东晋清谈名家,又是玄言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世说新语》里展现了孙绰褒贬各异的两个形象:第一是“一代文宗”的正面形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