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相关论文
郭象的《庄子注》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庄子文本的译注,其中掺杂了他本人的哲学思想。他对于“逍遥”的理解与庄子之“逍遥”有本质上的......
庄子美学研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今本《庄子》是由晋人郭象定本在其《庄子注》这一注书中保存的,该注成为后人读庄解庄的......
如果把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主题概括为依法治国或法治,那么,郭象法理学的核心命题则可以提炼为圣人治国,亦即圣治。要理解郭象关于圣治的......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诠释史中,郭象的《庄子注》展现出不同于前人的诠释理念。一方面,郭象注重革新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启用了“......
郭象是魏晋玄学的集大成者,其《庄子注》是借注解《庄子》来表达自家之意,是对《庄子》文本的创造性诠释.《庄子注》中的“自生”......
发掘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智慧,是当前人们面对自然环境日益被破坏、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等系列问题时,颇为重要的一种研究进路。魏晋玄......
东晋王羲之早期的隐逸是身在庙堂、心在山林,魏晋南北朝郭象的《庄子注》主旨是『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郭......
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篇本《庄子》(含自作三篇“解说”)是一个重要节点,早期《庄子》文本均以该本为源文......
王羲之对《庄子》的理解受郭象《庄子注》影响.郭象『怏然』之义关乎『夸跂』『块然』诸词.『夸跂』本自老子《道德经》『跨跂』,......
牟宗三在《四因说演讲录》一书中,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哲学理论,来讨论中国的道家哲学,他牵强地认定,中国的道家是没有实体创生的......
历来学人一般持老庄发现了山水自然一说,这是有待商榷的。老庄言及“自然”的次数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可以说是“无为”一词的替代,......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历史上各家各派对《庄子》一书都进......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魏晋玄学探讨的基本问题,本文探讨郭象“性分”思想,就是建立在“名教”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的。郭象......
四、《书画传习录》的产生时间—明嘉靖、万历在《书画传习录》的序言中,嵇承咸明言道:“夫向秀注庄,既没而郭象窃之,竟贻后世之口......
“自性”观是研究郭象哲学的基本所在,郭象认为“自性”自然而然、具有一定的范围与限定且不可改易,并进一步提出“得性”、“足性”......
“自然”是西晋玄学家郭象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是理解郭象哲学在本体论和宇宙论两个方面的关键.本文以郭象有关“自然”的著述为文本......
“辩名析理”是冯友兰解读郭象的哲学方法,其提出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冯友兰认为郭象的“辩名析理”的方法具有提高精神......
郭象在“独化”的思想之际,引申出了“性分”“玄冥之境”等心性的讨论,“性分”作为一种安分其位、安性适性的解释,更有物各有性,性各......
郭象“无无”的“性命论”诞生在魏晋的“贵无”与“崇有”的学术背景下.郭象的“性命论”突破了过往的模式,其产生是一种完全自由......
由于魏晋清谈风尚的推动,郭象“物各自然”哲学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哲学思想源于王弼的“无”而发展成万物......
魏晋时期,玄风盛行,注《庄》极盛,有崔误、向秀、司马彪、郭象的注和李颐的集解,他注亡佚,郭注独存,乃由于郭象广罗众本,在古本五......
接受美学是20世纪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本文分析其与庄子齐物论的相通之处:庄子寓言在创作时刻意留下的可解释空间,及晋代郭象......
笔者曾把郭象之学解释为多元有机论,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辨析独化说、天理说、自然即名教说、圣人说和迹本论五个问题,指出其内部......
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长期以来 ,哲学界大都认为郭象哲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其实 ,郭象哲学的核心是自然主......
"辩名析理"是冯友兰解读郭象的哲学方法,其提出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冯友兰认为郭象的"辩名析理"的方法具有提高精神境界......
郭象《庄子注》不仅反映了郭象个人丰富的思想,还包含有同时代玄学家眼中的庄子印象。郭注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对个体感性生命的肯定......
郭象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圣人无为观是其玄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圣性以境界为其基本内涵。圣人之无为表现为常态下的因顺万物,和变......
郭象的政治哲学可以称为无为政治论.他把无为解释成自为和不为,即自尔而为、无心而为.落在人事政治上,就是各当其分,各在其位,位称......
“性分”思想是郭象哲学的核心与基础,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郭象“性分”思想统合了先天、不变、必然的“命”与......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以郭象无道体的哲学立场诠释庄子之学,并及于王弼、老子之学,关键在于撤销了道家有实体义的哲学立场,并认为......
郭象以“中庸之德”为养生全性之宗旨,把庄子“缘督以为经”的养生思想和孔子以“中庸”为“至德”的思想联系起来。郭象所谓“中......
支遁对郭象"逍遥义"的批评包括两个方面:从玄学内部看,他抓住并利用郭象言"性"却不严格界定内涵的理论缺陷,颠覆了其"适性"说的立论逻辑;......
郭象的“足性逍遥”奠基在个体自我中心的观念之上,推论出以“自得”“自知”为主的德性论,其实质则是要实现顺应个体天性的生活方......
"自然与名教之辩"成为魏晋玄学的主题,与其所要建立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息息相关。郭象玄学系统地论述了"自然即名教"秩序观产生、运......
郭象对《庄子》的创造性解读对后世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独化”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形上讨论由外在的道(无)本......
关于郭象与庄子的关系,大多数学者的意见都认为郭象是借《庄子》发挥自己的思想,与庄子本意相去甚远,是对庄子思想的背逆。认为郭......
郭象对有、无的涵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并通过“无不能生有”和“有不能生有”的逻辑推演提出了事物自生的观点。郭象的自生说混淆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