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体相关论文
工藤(1995)把完整体スル/シタ的语篇功能认定为“继起性”.“继起性”因前接动词的词汇体意义等因素的不同,会表达三种具体的含义:......
本文讨论动词前“一”的两种用法:1)非结句的“胡琴儿一响,该他唱啦”;2)结句的“我打开门,见是他,不由得一愣”。前者的“一”是......
OlgaBorik的《体和参照时间)(Aspectand Reference Time)200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时问语义出发,主要以探讨俄语中的视点体......
本文探讨了现代汉语体标记复叠使用形成的嵌套结构"V了起来/下去"的使用情况;通过考察相关句式的英译句子的时态,分析了完整体标记......
阳山土话中,位于谓词后表示行为、事件完成或结束的词主要有三个,分别是[ε51]、"完"和[hε51]。其中[ε51]相当于广州话的"咗",是完整......
了1通常被视为汉语里的体范畴标记,它要么标记实现体,要么标记完整体。通过对"了1不是体范畴标记,了1是汉语里的过去时标记"的充分对......
汉语句末"了"一般被视为完成体标记,对于完成体的篇章表现,有一个特征很少被关注——逆顺序性,即完成体用于编码那些脱离时间序列......
本文述评了普通话词尾"了1"的一部分代表性研究,并提出几项新见解。助词性"了1"的语义研究可分为单一意义派、特征分解派、功能划......
“了”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体标记,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但由于“了”的用法灵活而又复杂,因而也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难点。本......
在查阅了相关著作和论文之后,我们发现对《金刚经》的研究主要都是哲学、美学思想以及文化影响方面的,运用国外的时体类型学理论来......
本文认为“体”范畴与语篇结构有重要关联,日语的完整体标志“ta”(少)在语篇中具有使动词前景化的功能。“ta”能提供话语的重点,构成......
从认知语法角度指出完整体的概念表现为一个"射体抵达/进入界标"的意象。从历时平面总结出现代汉语"了"语法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概......
本文在词尾和句尾"了"已有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类型学的多功能模式分析"了"的时体意义,认为两个"了"兼有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
“文学”的定义,在流行的几本文学理论中没有明确的表述。到底什么是文学?似乎是一个谜,人们的回答往往在似与不似之间,譬如说:“......
本文将类型学中完成体与完整体的区分及其语法联系应用于现代汉语体貌标记“了”的研究。首先根据“了”所出现的句法位置区分虚化......
也谈歌德的艺术创作观──《歌德谈话录》学习札记刘谋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高峰时期的代表人物,歌德在西方发生过深广的影响。《歌......
通过使用《金刚经》梵汉平行语料库,发现《金刚经》中的时体标记"已"具有完成体和完整体两种用法,而且在梵文原典中有着不同的对应......
1.1把动词重叠式纳入体范畴进行研究,有“尝试体”“轻微体”“短时体”“短时完整体”等多种说法。但动词重叠式是否有“尝试”“轻微......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尝试以Conrie(1976)中所提完成体的概念分析句尾“了”的基本语法功能。按Comrie的定义,完成体乃表示将一先行“场面”(situation)与某一“基准......
<正> 本书的英文名为A Semantic and Pragmatic Model of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是美国Garland Publishing公司1997年出......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①(上)张济卿在开始讨论现代汉语的时制(tense)与体(asdect)的结构之前,我们先得讲述一下时制与体的基本概念。这方面我们将......
“一+VP”结构指的是“一”和谓词性成分组成的结构。本文研究“一+VP”结构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体貌地位,以及清末民初至今“一+......
时制一直是形式语义学和句法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而对于汉语时制的研究,学术界一直在探索但迄今未有定论。其中汉语中是否存在时......
Charles N.Li等人的《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发表后没有见到专门针对性的讨论,而其中的重要观点“当时相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