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渊源相关论文
汤一介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年1月出版 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汤霖是清光绪十六年进士;汤用彤是闻名中外的国学大师;汤一......
现在文坛上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有的书利用别人的学术成就不注明来源,有意无意地使读者以为是他个人的发明。程俊英著《漫话》(上海古......
1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
读名人传记,常感到造化弄人。有的人,命运真是出奇的好,一辈子就像一件件好事都在前面等着他;有的人,命运好像专门跟他过不去,意想......
浙江宁波人袁升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 袁升科场不如意。 南宋高宗年間,袁升到宁波府学任经学助教,工作兢兢业业,尽力谨......
吴氏文化家族,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一个家族要建立起一种足以影响家风的家学渊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吴氏家族......
刘氏家族尊学重教以及先辈的言传身教,都对刘家后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刘氏兄弟以及刘氏后人之间亲睦有爱彼此帮扶,强烈的家族荣誉......
20世纪30年代末,在浙江瑞安中学,有一位校花。据说她是当时瑞安最耀眼的美人,是那片山水中最绚丽的景色。她叫洪卓如。她是大家闺秀,少......
前几日,我去一朋友家喝茶神聊,朋友是中医世家,家学渊源。茶酣耳热,聊兴大发,朋友便引我去阳台欣赏其郊游所得。来到阳台上,满眼是交错晾......
潘光旦先生不是社会学科班出身,但他因家学渊源,从小就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不独中文底子很好,外文(主要是英文)也学得特别出色。英文写......
<正>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单名爰,字季爰,法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张大千自幼随母、姊、兄习画。21岁拜寓居上......
<正> 孙庚辛是个朴朴实实的北京老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双和善的眼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然而,这个普通的北京老人却有着不同寻......
在中国,就家学渊源、学问渊博与通晓语言文字种类之多,综合而论,能赶上陈寅恪的怕是还没有。然而他的学术之路坎坷晦暗,令人叹息。 ......
本文在充分运用史料和借鉴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从陈师曾艺术思想、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构成背景即陈师曾所处的时代环境、人文......
日前,网络畅销健康书籍《求医不如求己》一直处在销售前列,我们就来听听该书的作者中里巴人的养生经。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是北京......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一名合格的秘书人才。对他的秘书生涯和秘书建树作一点分析研究,是颇有意义的。司......
1939年7月,一个孱弱的男婴呱呱坠地,出生在赣南吉安县坝头乡漯溪村—一个典型的穷乡僻壤,57年后他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正>若探讨"书法教育",需要兼顾三种不同的类型:学校书法教育、家庭书法教育和社会性书法教育。学校书法教育指各级各类学校的书法......
铁凝是较早登上文坛的一位女作家,作为一个“五七”女儿,她不同于痛楚的、为超载的思想与使命所累的同代人,她逃离了伤痕、反思、......
本文试就现存《翰林论》之材料,结合李充“幼好刑名之学”的家学渊源与时代风气,重新辨析李充的学术思想及其《翰林论》在魏晋文论......
生于陶艺世家,紫砂是他的宿命,纵使反抗和斗争,他的整个求学生涯都围绕着美学设计与陶艺创作,他的半生都在紫砂泥里摸爬滚打。终究......
清风细雨入心怀,一笔一卷已成章。当淡雅安静的旋律流过我们的心间,轻轻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在喧闹中拾取一份宁静,在浮躁中觅得一处......
在电影界,女人干摄影是一件稀罕事,更别说扛斯坦尼康的摄影师,邓璐就是其中之一。花季少女不爱美术爱剧组邓璐1989年出生于北京海......
《五灯会元》中说“平常心是道”。所谓大巧若拙,大雅近俗,便是强调艺术上的“平常心”。苏轼曾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
沈鹊应出生名门,家学渊源深厚。在良好的家风和优裕的人文环境中,耳濡目染,沈鹊应养成了优秀的品格和出众的文学素养。......
我的一位现在在学术界很有影响的老师当年差点被大学拒之门外。“文革”结束后,老师由于年龄偏大,就直接报考某校历史系的研究生。......
樊家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山西形意拳的学术史,发展史。樊家形意拳的成功绝对可以“自夸于山西形意之前”。最明显的一个事实,樊家形意......
大学预科,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只是"昙花一现",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办了几年。如今对于这段几乎已被湮灭的历史,人们所知不多。我......
文史学家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字仲联,号梦苕。祖籍浙江湖州,1908年农历九月初三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一个书香门第,幼承家学,有深厚的家......
冯集梧与其父冯浩、其兄冯应榴均为清代诗文笺注名家,其所编撰的《樊川诗集注》采用对校法,校正了旧本的诸多失误;征引文史资料,侧重注......
本文以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叶宪祖中进士为界,把他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叶宪祖主要以潜心读书为主。后期,叶宪祖面临的不再......
导言:《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
张朋,生于1918年,卒于2009年。字锡百,生于山东高密。原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朋艺术有其家学渊源、传统功底......
清初大家朱彝尊以诗、词、古文等文学成就名世,在学术上则以博雅清正、会通群籍见长,贡献卓著。其文学与学术之起点,可追溯至早岁......
耿东民:1970年出生于河南安阳,现就职于贺州学院,自幼学书画,因家学渊源得名师指点教诲,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省市各类书法展,被国内外友人......
徐霞客之所以立志献身地理科学的原因,除了明末政治局势的动荡和碾压驱使徐霞客远离政治漩涡和徐霞客不喜"帖括之学"而爱好博览古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已过去的事物,但容易被人遗忘。忘记了的历史便是尘封了的事实,需要有人发掘。在游圣徐霞客的故里,有一处至今尘......
一、家学渊源和师友影响吕祖谦,字伯恭,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人,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年四十五岁......
在中国现代史上,能与绍兴周氏三兄弟——大哥鲁迅(周树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相抗衡的,大概要算河南唐河祁仪镇的冯氏三兄妹——......
第一次来北京参加“中医关怀”研习班,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会长黄保国是研习班的“大班长”,从主持小组讨论到大会发言,他的主题都围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