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动学术权威相关论文
我原以为,俞平伯先生在“文革”中承认自己反动,是迫于高压;而他这样做,又是传统教育所致。(见《读书》一九九六年十一期)及至读了《陈......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拍摄的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中。有这样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一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姑娘在水果摊上东......
【正】 读了贺老收集在《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二)》中的《在德彪西问题“讨论”期间的谈话》一文,颇有些“往事不堪回首”之慨。 ......
1964~1976年,我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学习和工作了12年,后调来山东大学工作至今。其间亲眼目睹和耳......
她是曾经的女学霸,考入“千里挑一”的协和医学院,八年苦读,拿下最高奖学金,获得博士学位;她三度到海外深造,曾被国外医院极力挽留,却毅然......
这一年,他去体检,在表格的“年龄”栏里,清楚地写上了“97岁”几个字。可体检医生见他步履轻快、精神良佳,不像是年过九旬之人,以......
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观,于身心有益。 郑逸梅先生是著名的文史掌故作家,20世纪20年......
王元是华罗庚最器重、最有成就的学生。“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要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华罗庚在劫难逃。一次批斗会上,造反派点名要华罗......
人生如梦 “我爸爸80岁的时候,常常念叨‘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我那时候也有30多岁了,但对父亲的念叨完全没有感觉。”曹禺之女......
<正>在江苏省泰兴中学读高中时,课外阅读的第一本美术史论书籍就是俞剑华先生的《中国绘画史》,读后十分敬仰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
<正>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上海中国画院就出现了第一张批判丰子恺的大字报。大字报是针对丰子恺发表在《上海文学》1962......
<正>逯钦立先生,山东巨野人,一九三五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隔年转入中文系,就学期间曾经担任北大校刊主编,并在北大平民夜校作语......
<正>祥麟学医,宗师千百黄一峰,1902年生,小名祥麟。黄父在阊门内开了一家神帽兼做戏帽的小店叫"黄恒昌",为众神做了无数顶的帽子,......
张孝骞教授是我国现代医学奠基人中的佼佼者,是我国胃肠病学的创始人,是杰出的临床医学家、教育家.协和人称颂他是"协和泰斗"、"协......
<正> 历来藏书家如凤毛麟角,而现代中国藏书家尤少。因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乱频仍,兵结祸连。有财力、有能力,以个人爱好,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