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相关论文
莱比锡大学汉学史是德国汉学史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回顾和反思,具有不容忽视的学科史意义.作为德国汉学三大学派之一的莱比锡学派,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裔美国社会学家魏特夫著述《东方专制主义》的中文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引发了激烈的批判。魏......
德国19世纪汉学家诺依曼为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贡献.诺依曼在1830年至1831年间完成了一次中国之行,他在广州购得约6000册中文图......
按时间顺序分四个阶段介绍了17世纪以来德国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情况,分析了德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关注角度及......
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互为映衬,"中学西传"也成近代中国文化发展与交流的重要特征。其中,以孔子研究为核心的儒学思想是"中学西传"的研究......
德国是欧洲东方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当人们谈到欧洲哲学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时,都要述及到德国。道教研究也是这样。一般......
<正> 德国大学里教授是最高主宰。专业的设置是以教授为中心的。只有设有讲座教授职位(Ordinaer),才能称得上建立了一个学科专业(D......
<正>在2007年4月初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汉学大会"上,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有一个短暂而颇具争议的演讲。因为我是在座的听众和被指定......
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翻译和引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大学学者,包括大学体制内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学者、图书馆藏书、杂志期刊;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17 世纪中叶,当一批欧洲和德国来华传教士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时,却有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德国修士亚·寇希尔在罗马钻研中国语言和中国宗......
德国汉学的发展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同时与其他国家汉学界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德国海德堡大学已故汉学教授瓦格纳成长于"二战"后,他同......
1939年,来自贵州省的中国女博士生王澄如(Wangcheng-ju,1909-?)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跟随石密德(ErichSchmitt,1893--1955)教授撰写了有关......
20世纪德国的几次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思潮,不仅对德国汉学的发生和转向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且产生了持续性的作用,当代德国汉学......
本文考察了德国汉学史的分期及其相关的文献。文章除了对欧洲汉学与德国汉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之外,还着重从欧洲汉学的历史出发分......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辜鸿铭曾经享誉德国,期间,相对于德国哲学界和神学界时辜鸿铭的高度关注,汉学界反应比较平淡,对他的评价也不高。......
本论文属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领域,研究人物为我国音乐学的奠基人王光祈博士(1892—1936)。王光祈曾在北京创立五四时期的重要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德现代文学交流史上几个特殊篇章的叙述,勾勒出新文学自发生起在德语世界传播和接受情况的社会历史构架。20世纪......
本文以“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1978-2008)”为对象,讨论德国汉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评判视角、思维方式和研究成果。这......
德国汉学的重要奠基者福兰阁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坚决反对中国"无历史"和"永恒静止"等观点,深入探讨了古代中国的国家思想、中国......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对于德国汉学在二十世纪初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影响,这里的影响绝不仅体现在他的个别观点著作被引用......
通过作者在德国学习期间对于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翻译和分析,记述了王光祈与德国汉学核心刊物《SINICA》的关系,对于他当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