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相关论文
《世説新語》中“窟窟”一詞,舊説各異,莫衷一是。此但當以音求之,探其語源,考其同源,庶乎可得而定也。
“Shi Shuo Xin Yu” in ......
净土宗没有独立的传承法统,也没有独立的教理体系,故其发展依托其他宗派,被称为“寓宗”,在元代之前也未发展为独立的教派。南宋时期,僧......
庐山慧远被尊为中国净土宗之初祖,对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了历史文献中慧远形象的变迁,指出其净土祖师......
大势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在佛经和中国民间,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和信仰却呈现出多样性。我们尝试从大势至菩萨的名号、本缘故事、......
明代高僧智旭编撰的《净土十要》中的念佛三昧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论证了其中具代表性的念佛三昧思想以后,作者认为,蕅益的念佛三......
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影响中国各派佛教。天台的智顗一面通过龙树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娑论》等论疏,另一方面通过对......
隋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以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易行道)、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他力)死后升西方净土为号召力,博得了许多信徒。佛教其他各宗派......
本文首先确认马祖道一的思想之后,由于它跟北宗、荷泽神会比较起来,把马祖置于禅思想的完成者。然后,由于注视当时的围绕三阶教的......
提起净土念佛,田村芳朗先生认为其中包含了净土和念佛两个要素,提出了“净土的观念和念佛的观念孰先产生,净土念佛的信仰是以哪个......
鸠摩罗什《坐禅三昧经》采取了特殊的五门禅组织方式,将有部传统内五种入门禅法的界差别观替换为念佛三昧。本文从《大智度论》的......
<正>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综观印光大师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崇高的声望......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
<正>慧远的生平据慧皎的《高僧传·释慧远传》、僧祐的《出三藏记集·慧远传》、《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张野《远法师铭》、陈舜......
慧远(334-416年)作为东晋时期南方佛教丛林的领袖人物,不仅精通佛教的各家各派的学说,而且谙熟儒、道、玄,同时对艺术与审美亦颇有见地。......
本文指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虚静说的真正确立和形成,是与佛教分不开的。慧远的禅智论在思维与心理活动等方面,为审美虚静说提供了......
鸠摩罗什所倡五禅观之'念佛三昧'取代了小乘的界分别观,从观想十方诸佛入手,以大悲心拯济一切众生,从而求得佛道,体现了大......
东晋慧远修习"念佛三昧"禅法的具体法门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此禅法在实践中融合了老庄的思想观念与方法:思想观念上,慧远追求的佛......
缘起与宗旨1998年10月24日至25日,台湾慈光禅学研究所和台湾中华禅净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岸禅学研讨会”,提交论文的有:台湾福严佛学院院长大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