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相关论文
从早期的评介与比较到后来的应用与吸收,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追赶与模仿阶段,能理论建模的虽不少,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的......
基于以连续、线性空间为特征的NEG城市体系模型,探讨对称双城市的城乡结构下,随着交易成本的变化,城乡空间经济受到人口总量变化的影......
林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但面临着林业生产效率低下、区域间林业经济增长不平衡等问题,而农村人力资本作......
当前,随着人才政策的不断推行、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高铁等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人力资本要素发生了大规模的跨区域空间流动。......
本文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对中心-外围模型(Center-Periphery Model,一般简称C-P模型)进行推广并建立理论模型。本文在标准C-P模......
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四十年的快速增长,但地区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国际产业资本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在沿海地区的结合造就了......
近年来我国高铁网络的快速布局带来区域尺度的时空压缩效应,削弱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距离约束并促进各类要素在区域中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资源能源枯竭与生态环境破坏等危机,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地理分析......
技术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被广为接受,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由于中国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
做高质量的好产品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自由企业家(FE)模型为基础,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引入产品质量因素,构建基于新经济......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1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研发强度、本地市场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前向联系理论框架下,构建Probit、工具变量和倾向得分匹配等......
省会城市在省域经济发展中经常发挥着增长极作用,但在其自身发展中也面临着相应问题。通过选取地方保护这一视角来解读我国省会城......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200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文化消费、区域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针对城乡收......
本文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对中心-外围模型(Center-Periphery Model,一般简称C-P模型)进行推广并建立理论模型。本文在标准C-P......
新经济地理学从运输成本视角深入分析了制造业分布规律,但其分析忽视了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
通过使用1998-2010年间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20个制造业口径的数据考察了该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发现产业集聚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角度分析了产业集中、城市化综合水平及城镇化人口比率和收入差距形成的......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通过我国各省份1998~2009年文化产业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的SDM模型研究了......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对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拓展,详细分析了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机制。通过将基本公共......
高铁时代的来临,能有效推动我国高铁经济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产业布局,构建健全的经济发展机制.关于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发......
通过将科技创新引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分析,从理论方面探讨产业聚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
新经济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的新发展,后天条件是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焦点.新经济地理学在控制第一自然优势的前提下,认为经济活动的......
区位对贸易的影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交叉领域,一直被置于主流经济学之外。俄林和克鲁格曼作......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度一体化中的产业发展和福利问题。运用数值模拟重点讨论了自贸区外不同贸易自由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加速阶段,同时也是交通发展的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人在空间运动上向城市超强集聚,物也呈现向城市强集聚和弱......
创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创业成功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创业活动一直受到学者们普遍关......
21世纪,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对新经济地理学框架进行了动态扩展,进而模拟了专业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并利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
基于我国股票市场IPO折价程度异常严重的背景,将地理因素纳入研究框架,系统分析与检验了承销商和上市公司间的地理距离对其上市时......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能源中的能源。目前石油不仅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且已成为政治......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
创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兼具扩大就业和促进创新的双重功能,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
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革,中国产业的地区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制造业产业已经或正在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同时,在此......
一个半世纪之前,List(李斯特)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其中心命题是运用贸易政策干预产业的发展。该命题在理论上的合理性取决于两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地区间工资收入不平等问题逐步成为当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总体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是国际经济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同样也是各国、各地区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一个......
俱乐部趋同作为趋同的一个重要类型,将趋同的研究由单一的稳态延伸到多个稳态共存,从而拓展了趋同理论的发展领域。实践中,具有“组内......
20世纪80年代,温州,这个走在中国改革最前沿的城市,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区位条件较差,国家投资又不足,自然资源也无明显的优......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技术产业早已成为国际经济和......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1)将空间这一长期被经济学家忽视的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创立......
经济学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大部分经济学家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目的也就是富国强民,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根据索罗模型的分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