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形象相关论文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其塑造和传播的日本形象,必然会对中日关......
在日本,丝绸之路充满着冒险色彩,极具吸引力。自日本近代以来,不仅是创作丝绸之路作品的文艺家,普通的民众也对丝绸之路极其向往。......
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一直非常拒绝“日裔作家”、“后殖民作家”此类标签,然而不管是从他的成长背景、创作缘起,还是小说文本、写......
媒体宣传是国家塑造形象,构建认同的重要方式。“皇民化”期间,殖民当局控制着台湾社会的思想领域,在台湾开展了绵密的宣传活动。......
内容摘要:1877年至1882年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期间是其意识形态形象的构建时期。具体表现为,同源日本形象,即日本在景物、文化、风俗、日......
1896年,中国向日本开始正式派遣留学生,至今百多年来,留日运动一直方兴未艾,即使在战争年代,中国人的留日运动也没有完全中止。在这期间......
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上,日本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崇拜和反感构成了当时的中......
形象是一种文学或非文学的表述,它表达了存在于两种相异文化现实间能够说明符指关系的差距,任何形象都源自于一种自我意识,异国形象就......
是近代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一家中文报纸,于创刊之初,对日本就进行了持续报道.日本明治维新之际, 通过对日本的报道,给广大民众带......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1],内容题材广泛,遍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城乡建设、文艺、......
《新民丛报》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是改良派用来启迪民智、宣传君主立宪的重要阵地.其中,初期阶段内容以日译西学和维新派群体......
二战中为逃避纳粹的追杀,欧洲大批犹太人逃到自由港上海。1939年至1941年犹 太人创办的德文流亡报刊相继登场,其中佼佼者当推《黄......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描述,充满了战争、血腥、残忍等词汇,充满对日本帝国的反感与恐惧.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区对......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内容题材广泛,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城乡建设、文艺、影视、......
延边大学徐东日、金禹彤的新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是国内首部专门研究朝鲜通信使及《海行总载》文献的著述,是研究朝、日两国两......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0-2011年《新闻联播》有关日本的新闻播报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
中国现代散文中描述了丰富的日本形象,诸如日本的风俗宗教、自然风光、教育艺术、人物形象等等,从散文当中考察作者们笔下的日本形......
安保法案动摇了70年来日本的和平理念今年8月15日,是日本战败70周年。对目本政府而言,这本应是个向各国表达对军国主义侵略的深刻反......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翁闹和郁达夫的文学创作个案比较研究,揭示出二者与日本文化的密切联系,探讨在日本特定场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创......
历史教科书承载着历史教育的功能,教科书中描述的史实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历史的认识,本文以日本形象为主题,试图以教科书中记载的......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
一九二一年,时年三十岁、在日本文坛已如日中天的芥川龙之介(1892—1927)初次访问中国,第一站是上海。虽然生于明治后期,但出身于......
在早期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中,由林乐知担任主编的《万国公报》,办报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典型。除大力推广“西......
黄遵宪及其日本研究在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借助形象学对《日本杂事诗》进行研究,有助于彰显日本形象的价值,透视中国社会转型......
郁达夫在《沉沦》小说集中,塑造了不同的日本男女形象,并通过对日本女人与男人的矛盾态度,向我们反映了作者在面对日本国人时复杂......
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印刷术和摄影术的改进,图像这一视觉传播通过画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北洋画报》被喻为当时中国传媒界的“......
一般认为贝特兰的《华北前线》主要记叙的是抗战时期华北前线的八路军和游击队,但与同时期其他外国记者中国观察作品不同的是,贝特......
朝日贸易使日本器物流入朝鲜,朝鲜文人通过日本器物又认识了日本,并形成了对日本的想象。在朝鲜通信使笔下,器物精良的日本形象主......
在学术界关于中国抗战诗歌研究的过程中,积淀形成了一套关注自我的体系。然而,采用他者视野系统研究中国抗战诗歌中的日本形象的成果......
百年风云际会,洁白的和平鸽衔来一部黑色封皮的回忆录——《他和我的东瀛物语》。①在中日文学关系中,此书别具一格:分明是日本人......
对日本形象的塑造,是石黑一雄早期作品的重要内容。在《浮世画家》《远山淡影》和《我辈孤雄》三部小说中,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对战......
《世界画报》是民国时期北方报纸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从正式的统计资料来看,截至1932年10月3日,《世界画......
本研究旨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心目中的日本形象、日本人的形象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了中国青年学生对日本各方面的好感度与影响学......
张资平是现代著名作家、日本文学翻译家,地质学家。其文学兴趣的萌芽与文学声名鹊起,都与他留日生涯分不开。华中沦陷时期,客观上,......
日本不仅是我国的邻国,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大国,为此日本形象的构建自然成为两国历史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中美对日态度......
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是当今的世界性大国,其相互关系对全球局势的走向影响举足轻重。基于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
形象作为一种集体想象物,是一个集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异国的总体认识,它受到社会、政治、历史、时代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申报》是近代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一家中文报纸,于创刊之初,对日本就进行了持续报道。日本明治维新之际,《申报》通过对日本的......
中日关系既源远流长又复杂多变,因此呈现于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就在中国民众集体心理影响下有了异常鲜明的特征和阶段......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内容题材广泛,遍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影视、体育等。......
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申洁玲关于郁达夫和日本的关系,历来已颇有些研究,或者将他作为抗日义士来纪念,或者探寻他的小说和日本私......
<正>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仅使日本摆脱了殖民危机,迅速成为东方强国,同时改变了亚洲传统政治格局,震惊了......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韩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和日本形象为研究样本,分析这两种形象的书写方式,并结合样本诞生的历史语境探讨韩国电影......
现代留日诗人是维系中日文学与文化交流的纽带,笔下的日本形象涵盖了地理结构、民风民俗、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战场风云等不同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