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评论相关论文
在新诗史上,“《星期评论》之群”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群体,在五四时期国民党人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整体背景下,这批南方“党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是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之一。1920年4月,共产国际成立......
1920年春,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一个人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翻译一本外文书,很投入,错把墨汁当义乌红糖蘸着粽子吃。1936年,毛......
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1917一1927)》:《长编》是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最丰富、最......
仅仅两个多月后,工读互助团第一小组宣布解散了。它震动了新文化界、知识分子群体。又一年,当工读互助运动无声无息地消亡后,那些原来......
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当时的福建长乐县横岭乡有个贫农,因为天灾,跑到了福州城里学做裁缝。有......
1975年1月22日,一位耄耋老者冒雪来到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鲍正鹄闻讯立刻出门迎接:“外面这么大的雪,您还亲自过来,我们怎......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中共一大就是由他积极召集,并在他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的,如今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当时被称为“李公......
近代西学东渐,五四前后思想与潮流交融的思潮风起云涌,其呈现的脉络无疑与展示的载体或平台有着密切关联。其时国家、社会的话语表......
《西行漫记》中记录了毛泽东在1936年与斯诺的一段对话:“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一些进步报刊开始介绍《共产党宣言》,但只是翻译部分章节或片断,尚没有完整的中译本......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发端于戊戌维新的近代中国女子解放思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众多的报刊都对中国的女子解放问题进行了探讨......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介绍和研究劳工问题的重要杂志。在其仅有一年的生命史中,发表与劳工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章达68篇。该刊介绍......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进步报刊之一,围绕《星期评论》形成了一个组织松散的同人群体。本文旨在梳理出《星期评论》及其群......
本文旨在考查“五四”运动前后,在新思潮的鼓荡下,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生精神世界的变迁,及其对“五四”这一场席卷全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