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相关论文
李安宅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本位文化的研究,将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投入到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加以借鉴反思,遂在学界激起千层浪,奔流入名......
〔摘要〕 文化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思想的组成部分,旨在实现文化的统一性。“君子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人类学“和”的价值......
人类学的康巴学是人类学家研究康巴的产物.20世纪40年代,以李安宅、林耀华为代表的人类学家进入康巴地区进行人类学考察,写成了关......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抗战主要力量西迁,整个西南大后方变成了抗战的战略腹地。于是,众多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边疆工作上。当时......
入伍西征 为完成解放全国的历史使命,1950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
1938年夏天,美国年轻学者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为了履行与燕京大学的合作计划,不远万里来到滇池西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调查。1......
期刊
李安宅的边疆建设思想近年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普遍阐发,但其文化地理学价值却没有得到专门研究。尽管李安宅强......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边疆学者,其人生跌宕起伏,与政学两界都有密切往来,其学术与时俱变,晚年被迫离开学术而蹉......
通过评述李安宅对统领中国传统的“礼”之社会科学研究,表明无论从对“礼”的去神圣化,到“礼”与“礼教”的区分,还是从“世俗”/“......
<正>安多藏区在现代三大藏区中以"马区"而著称,似乎在宗教的氛围上远远不及以"法区"著称的卫藏。实际上,安多藏区与卫藏一样,同样......
在中国民族学史上,李安宅和于式玉是一对重要的生活伴侣和学术伉俪,尤以藏学研究名世。于式玉以大量精力应对生活和辅助丈夫,她具......
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研究是基于实地调查和服务参与所完成的,李安宅认为边疆工作主要是社会工作,应该用社会工作这种“软中有硬”......
西藏的文明以其特有的魅力不断吸引中外学者,催生出藏学这样一个国际性研究领域。而在国际藏学界,意大利藏学家图齐(Giaseppe Tucc......
李安宅是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是华西学派的领军学者。在引进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过程中,他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文......
民国时期有不少学者在自己扎实的实地研究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反思当今时代相关专业的......
近年来,民族问题复杂多样且日益加深,过去应对相关问题的“民族工作”“民政工作”等暴露出僵化、非专业等弊端[1],需要一门具有专......
20世纪30-40年代,李安宅在边疆工作的过程中,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用社会工作的方法 来预防和应对边疆问题.籍此,本文......
<正>意义学李安宅著,商务印书馆,1934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名为《意义学》的学术著作,作者李安宅,燕京大学社会学系青年讲......
20世纪30年代初,新批评派理论大师瑞恰慈在清华等校讲授的“意义学”理论在中国引起学术反响。中国学者李安宅编著的《意义学》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安宅独一无二地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去探求边疆建设的思路,他认为应该用社会工作这种"软中有硬"的功夫来建设边疆......
文章通过爬梳各类文献和档案资料,对著名藏学家李安宅与于式玉先生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进行了逐年排比,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相关学术史......
本文比较了吴文藻、费孝通和李安宅对知识社会学的引介与消化,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基于此尝试论证三人分别开拓了三种知识社......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是李安宅先生研究藏族宗教的代表作品,通过梳理书中各个章节的书写次序,可知李安宅在研究过程中对"实地......
文章在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所藏李安宅先生亲撰《李安宅自传》(1961年9月3日撰成于西南民族学院,共21页)的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
李安宅是在以地形为基础而偏重文化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边疆"概念的,他非常精炼地分析了边疆和内地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是他倡导并......
1950年代以来,李安宅被逐渐定位离开人类学,仿佛他的研究只能是藏学研究。本文通过考察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及康藏研究中的相......
抗战时期,应用人类学在边疆地区得到重大发展。李安宅是提倡并身体力行应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学者。他参与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
作为人类学家的李安宅,早期致力于科学理论的建设,而后则着眼于中国边疆地区尤其是藏族地区的实地研究,对中国边疆建设及边政改良......
顾颉刚与李安宅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学人,在各自学科领域成就卓著,且都关注边疆问题。两人交谊因国学研究而结缘,因边疆研究而深化。......
我们回首百年的中国美学,中国现代美学的历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论著纷呈、译事繁荣、论文译文散见于报刊。现在很......
<正>李安宅先生被称为翻译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藏学家、思想家,其实他也是一位人类学家,被视为燕京学派社会人类学代表人物之......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学家和教育学家,其《美学》虽系30年代所著,它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仍让人感到价值如初......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语义学受到了重视.人们往往误解在此之前语义学在中国是一片空白.其实,30年代语义学已经有了较好的起点.李安宅......
文章对李安宅写于1951年和1961年的两个版本自传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其内容差异与思想微妙变化之处,并藉此分析李安宅的早年生活对其......
<正>李安宅先生和他的老师张东荪先生是中国最早关注和提倡西方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学者。1938年,李安宅翻译出版了曼海姆的《知识社......
期刊
<正>学科史对一门学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一则可以赋予这门学科以存在的合理性,另则又能告知人们此一学科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李安宅撰写的《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是其在美讲学期间应国内人类学家卫惠林、何联奎所约而作,论述了1938-1947年美国人类学的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