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乙相关论文
赛珍珠生于1892年,比林语堂大3岁。赛珍珠的父母是从美国来华的传教士;林语堂的父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教士。赛珍珠自小随父母来到......
林语堂在他的巨著《京华烟云》的女主角身上,寄托了他对女人的很多幻想,有人说他教育女儿也是按那样的标准。 放养三匹小野......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林太乙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发挥译者主动性,对原文中大量偏离故事情节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地翻译,并始终把目标读者放在......
从霍米·巴巴杂合理论的视角,从语言、文化、文学三方面分析林太乙女士《镜花缘》英译本中的杂合现象,可发现:其译本中的杂合是......
本文分析了林太乙女士的英译本《镜花缘》,发现身为离散译者的林太乙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音译,选择性删除与补偿,增补等一系列方法对......
副文本是翻译文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译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拟借鉴杰拉德·热奈特提出的副文本理论,通过对林太乙《镜花缘......
<正> 中国现代作家、学者林语堂,自1936年8月携带妻女出国后,长期侨居于美国纽约,抗日战争时期曾两度回国观光,又在法国巴黎和戛纳......
<正>"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次是发生于1929年的《子见南子》演出事件,另一次则是1955年发......
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强调每一种语言的独特性和民族性,汉语世界观不同于英语世界观,因此在进行汉英翻译的时候,使原作和译作达到完......
<正>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林语堂研究也呈逐渐升温之势。但与许多作家相比,林语堂远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这与林语堂的......
谈林语堂的英语语言特色郭茂生Abstract:AsafamousChinesewriter:Dr.LinYutangalsowroteinEnglish"withanartistrythatisatoncetheir(Englishspeakingp.........
《镜花缘》是才学小说的典型代表,而才学小说以作者炫耀才学为最明显的特点,该特点则给翻译造成了困难。本文基于目的论,功能对等......
起源于17世纪的“杂合”一词最先被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随后逐步扩散至语言学,文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霍米·巴巴将这一术语引入文化......
【正】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林语堂先生在海外出版了他的力作《京华烟云》;半个世纪后,八、九十年代之交,其女林太乙女士在台......
林语堂(1895~1976)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和翻译家,又是优秀的英语教育家、音韵学家、词书编籑家和中文打字机发明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