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诗派相关论文
民国前期,中西思想碰撞、新旧文化交替,晚清以来形成的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中晚唐诗派、桐城诗派等复古的诗派依旧活跃诗坛,新兴的......
方东树的诗论主要见于其所著的《昭昧詹言》一书。其诗论主要是上承桐城诸老的余绪,如刘大樾、姚范、姚鼐等,集桐城诗论之大成,并下开......
历来学界对桐城派散文关注较多,而对桐城诸家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创作未给予全面充分的认识。其实桐城诗派是清代诗歌史上在理论上......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人,他在思想上提倡道统说,在散文领域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于诗歌方面开创了韩孟诗派,形成了奇崛险......
本文追溯了近代同光体诗派与有清一代桐城诗派的渊源与联系。以姚鼐为中心,梳理了桐城诗派的起源与理论核心,向前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钱......
方苞、刘大槐、姚鼐引领的桐城派是清代最有影响的散文流派,其实,桐城派作家中的一部分人也从事诗歌创作,并且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这......
桐城诗派由姚范、刘大櫆开宗立派,在姚鼐、朱孝纯手中发扬光大,形成奇险与雄奇两条风格互补的诗学路径。奇险支派是桐城诗派的主流......
《晚清四十家诗钞》三卷,是吴阎生完稿于民国十三年的诗选集,前两卷选录晚期桐城派若干关键人物的诗作,以相当大的篇幅建构了一个以吴......
前人多以姚范、姚鼐为桐城诗派之始,但在姚门之外,桐城已存在既有体派之名又有体派之实的“桐城诗派”,其流派脉络、人员组成与诗......
桐城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方苞之父兄师友许多都是杰出的诗人,方苞在其影响下很早便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兴趣,并且终身没有中断过诗歌的......
云间、龙眠文人以其共同的诗学趣向联为云龙社,共同推动了明代第三次诗学复古高潮。各自又作为地方诗坛的主力,培育了桐城诗派与云......
从清代桐城籍诗人的实际创作看,不仅文在桐城,诗亦在桐城。桐城派诗人谨守家法,有较为自觉的流派意识,以"正雅祛邪"为己任。姚范诗......
刘大櫆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古文创作而闻名。他与方苞、姚鼐并称为桐城三祖。在桐城派的发展史上,刘大櫆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吴汝纶是桐城文派的末代宗师,这一点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对于他是近代桐城诗派的中心人物,学术界则鲜有论及。吴汝纶对近代桐城诗派的......
桐城派既是一个散文流派,也是一个诗歌流派。道咸年间姚门弟子继承了先贤姚鼐的论诗宗旨,在唐宋诗之争中采取无分唐宋的诗学策略,......
曾国藩作为封建末世的英雄,政治上建功卓著,文学上成就斐然。作为一位“赤地立新”的诗文大家,他在古文创作上颇有成就,被誉为桐城......
吴闿生编撰的《晚清四十家诗钞》前二卷专录桐城诗派后期诸子的诗作,凸显了桐城派北传之后围绕吴汝纶渐次形成的“冀州-莲池”诗人......
桐城派除了有文派外还有诗派,其诗学理论和实践在清代独树一帜。姚鼐的著作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美学论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他将......
桐城派除了有文派外还有诗派,其诗学理论和实践在清代独树一帜。这一点已为学者所认同。桐城派诗学特色也是个深刻的美学话题,尤其......
《何陋居集》和《甦庵集》是清初桐城诗人方拱乾仅存于世的两部诗集,主要创作于其晚年流贬宁古塔期间。结集时作者打破了时人“分......
以文为诗以文论诗——桐城诗派的诗学观方任安一、以文为诗钱钟书曾经说过:“桐城亦有诗派”。在中国诗史上,桐城诗派和江西诗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