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祖荫相关论文
文章讲述作者与樊祖荫教授的师生缘,并对樊祖荫学术视角、研究成果作以论述。樊教授在极为丰富的一手资料积累和相当深入的实践体......
自1915年赵元任创作《和平进行曲》至今一百多年来,我国作曲家们不断尝试、探索解决西方大小调和声与中国风格的冲突和本土化融合......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学科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本文将从教学体系、基......
藏羌多声部民歌流传于岷江上游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学者开展研究以来,至今已近40年.通过文献梳理,认为藏羌多声部民歌的研究至今未......
樊祖荫教授作为我国多声部民歌研究的集大成者,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致力于多声部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创造性地建构起了......
樊祖荫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儿童钢琴曲》作为樊祖荫教授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研究......
<正>樊祖荫男,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
《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简称《儿童钢琴小曲56首》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樊祖荫于2000年出版,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民族钢琴......
学位
<正>一不知不觉间,樊祖荫先生近八十高龄了。由于早年跟随先生学习,工作后有幸经常与他见面,先生又一如既往地始终活跃在音乐研究......
<正>樊祖荫(1940.1—),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回顾与思考①———谈中国音乐学院的传统音乐教育·樊祖荫·六十年代以后,在音乐“民族化”口号的影响下,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
文章从作者与樊祖荫“三同老友”的角度叙述了对樊祖荫的学术认知;一是从樊祖荫出生地的余姚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余......
<正>张:近十年来,"原生态"民歌的传播活动比较密集,从2001年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栏目、2002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
多声部民歌研究四十年 樊祖荫 中国音乐93·l论变唱,中国多声部民歌创作方法研究 樊祖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92·2横向变唱与多声部......
<正> “古老传下来,不知哪朝代,古来就有歌,一代传一代”正如这首贵州荔波县布依族大歌男声重唱唱的那样,我国的多声部民歌不仅具......
期刊
传统音乐话语是传统音乐社会存在的状态,它维系和控制着传统音乐的发展和路向。20世纪我国的传统音乐经历了阶级斗争话语下的强势......
三十而立 任重道远──纪念中国音乐学院建院30周年文/樊祖荫中国音乐学院,我国唯一的一所专门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最高学府,从1964年建立至......
满族音乐研究随想———在第二届中国满族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樊祖荫首先感谢会议筹备组邀请我来参加第二届中国满族音乐文......
祝贺与随想———在第二届中国满族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樊祖荫由于种种历史的、社会的原因,音乐界对满族音乐的研究起步较晚......
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江苏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国际音......
《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简评□管建华樊祖荫教授的《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一书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较系统论述中国多声......
期刊
<正> 樊祖荫,男,1940年1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自幼受乡村民间音乐的熏陶而喜爱音乐,初中阶段接受了音乐教师张斌老师的启蒙......
<正>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是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一名学生时,就拜读了樊祖荫教授许多文章,深受教益。进入21世纪以来,我作为一......
<正>在接到《音乐生活》编辑部的邀约,委托我写一篇关于封面人物樊祖荫先生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原因之一是担心刊物......
樊祖荫《歌曲写作教程》是在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编写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教材"。该教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樊祖荫先生是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他在音乐学的多个领域内辛勤耕耘数十载,硕果累累,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樊祖荫先生的研究,目......
樊祖荫先生是我国系统研究多声部民歌、取得丰厚成果的学界泰斗。樊祖荫先生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多声部民歌研究过程中,有过许多重要......
<正>樊祖荫,1940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956年至1964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与本科跟随陆钦信、沙汉昆、陈铭志、王云阶、黎英海等教授学......
2000年7月,樊祖荫教授的新作《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以下简称《56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问世。编写这本曲......
参照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材》理论,从樊教授《56首》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结构入手,探究其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运用手法,对......
阿炳对我们的启迪──纪念阿炳诞辰百周年随想文/樊祖荫阿炳的音乐为什么如此感人,具有那样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为什么能久演......
<正>2016年1月14日,由文化部艺术司委托中央民族乐团主办的"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展演"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落下帷幕。该活动是国家......
樊祖荫教授在我国和声学界与民族多声部音乐研究领域享有盛名,作为一位横跨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学两大领域的著名学者、音乐理论家......
<正> 一、概况从1952年第一届全国民间文艺会演时侗族大歌首次进京演出、接着薜良在1953年第12期《人民音乐》上发表《侗家民间音......
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樊祖荫传承民族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首先是指专业音乐教育,同时也包括师......
本文题目为《樊祖荫的多声理论与其创作》,选取樊祖荫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正文由“生平及学术道路”、“学术思想......
<正>2008年12月6至7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承办的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
<正> 羌族自称“日玛”、“日麦”或“尔玛”、“尔麦”,意即土生土长的人。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茂汶羌族自治......
<正>2008年10月25日,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和包头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文联、内蒙古......
几年前,樊祖荫便同我谈起准备写作这本书的构想,现在书稿出来了,看后非常高兴,他已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研究工作。
A few years ago,......
本文旨在通过樊祖荫先生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来探讨其作为音乐理论家的研究"技艺"内涵,作为音乐史学家的研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