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相关论文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内部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优化的重要机制.它原属于历史语言学的研究题材,七八十年代......
现代汉语是否存在定语后置现象,自《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就此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全文共分七章:......
本文以《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里耶秦简》作为研究语料,着重对其中的几个语法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丰富和加强明显薄弱......
<马氏文通>的"次"在汉语语法史中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次"的性质、范围和来源,"次"与"格"的区别及使用范围,分析了"次"的作用、"......
不能简单地依据语义来判断魏晋六朝时期的两种完成貌句法格式的语法属性;文章倾向于将“V1+O+V”格式及大部分“V1+V完”格式看作主谓......
由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
从1991年8月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始,陆续在各地举行了两岸汉语语汇文字学术研讨会、两岸汉语言文字合作研究学术......
语义功能语法是南开大学教授马庆株先生所首倡的一种新的语法观和语法学方法,它“以语义为基础,以分布、变换等形式特征为标准,以语义......
《殷芸小说》(以下简称《小说》)中常见介词共有16个;《小说》中介词词组位于动词中心成分之前的排序已经定型。在《小说》中出现的16......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大多数“V1+O+V2”格式还是不能看作动结式,至少不能是是典型的动结式;此期也出现了少数可视为动结式的“V1+O+V2”结构......
期刊
中古汉语副词与引介处所、工具、受事、对象的短语连用时,其常规序位是副词居前,介词短语居后.又存在例外情况,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魏晋六朝时期两种非使成动姑式得到一定发展:后项动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动作的“坐定”、部分“v+取”、部分“v+已”均可视为动姑式用......
相对于上古汉语而言,中古汉语副词序位变化较大,出现了一些上古汉语不存在的序位安排,其表现形态更为丰富;这些变化大都又被近代汉语所......
现在一些论著认为韩愈“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的“最”是时间副词,这种解释不妥;此句是“一年春最是好处”的非常规语序;副词“最”在......
'为'字在疑问句中用作语气副词,加强疑问语气,这是中古汉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其用例始见于公元2世纪后期的东汉佛经,最初......
中古汉语中副词连用基本上限于两个副词,“副词辖域”是制约是中古汉语副词连用次序的内部机制。中古汉语副词连用存在某些特殊的......
1、在现代汉语中,表处所的词语有时在动词前,有时在动词后。例如:“在房间里读书。”“在房间里”位于动词之前;“走到房间里。”“到房......
<毛诗故训传>(以下简称<毛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注体训诂专著.毛亨注解词语,也串讲文意,涉及到许多语法现象,反映出西汉......
语义接近原则是制约“最为(是)”与形容词组合时序位演变的动因;极度副词远离修饰对象是出于语用层面的调整,目的是凸显信息重点,其凸显......
语料的语体分析,现代汉语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而在汉语史领域则这一意识还不强,需要引起汉语史研究者的正视。本文列举四个实例来......
语言接触对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汉语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举出几条实证,证明蒙古语给予汉语语法的......
王力《汉语语法史》是汉语语法史领域最重要的专著,其中关于系词的观点对后来的系词研究有开创意义和启发作用。但是,限于当时的研......
“并”在秦汉时代的常用义是“合并、兼并”。作为并列连词的“并”的出现当不晚于东汉 ,大量使用则在明初 ,到《金瓶梅词话》时代......
北魏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都很丰富,反映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不同时期的累积层次。另外,此期一批时间名词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汉语,......
"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其语法意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助动词"可以"源于"可(......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同义范围副词隔开连用是中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其产生的基础是“隐性”位置上的范围副词在符合理据的句法环境中显现出来;同......
例句的可靠性和对例句的准确理解,在语法史研究中非常重要。"被"字被动式、"把"字处置式、动态助词"了"、动结式动补结构等语法形......
语义指向分析理论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陈书》中的范围副词数量庞大,研究《陈书》的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可以......
汉语语法史研究要使用恰当的语料,致力于寻求规律,借鉴适合汉语特点的理论方法。在语料的选择上应处理好书面语与口语、散文与韵文......
空间方位关系是人类认知客观外部世界的最基本关系,其他认知域范畴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主要通过方......
本文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判断句的语用情况两方面探讨了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 ,同时论述了有判断词句发展的层级性。在此基础上 ,文......
反正组合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反义复合疑问词语属于其中一种情形。这类词语在中古汉语里突现,其意义经历了从模糊表量......
回顾 2 0世纪汉语语言学的发展情况 ,指出其传统和创新之处 ,成就和缺陷所在 ,着重讨论如何开展汉语音韵史、汉语语法史的研究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