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顺序原则相关论文
本文借助“显体—背衬”理论,探察时间顺序原则和空间顺序原则对汉英语序的作用范围及其表现异同,并尝试从强弱时空性思维视角阐析其......
本文尝试以汉语具有强空间性特质这一观点为视野,探讨戴浩一提出的汉语时间顺序原则,发现象似性语序虽对汉语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时间......
状补可换位性质形容词处于状语位和补语位时表义有所不同,本文根据状补可换位性质形容词语义指向的不同情况,采用认知语法学中的顺......
“个”是汉语量词中研究最多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个词,通常与“一”连用构成数量词共同修饰限定名词,但在不断发展中,它不但作为量词后接......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句子中有一个隐含的特殊空主语,这个空主语与大主语S1共同做V2的主语,即S1和......
关于“在黑板上写字”等几个句式转换时所呈现出来的不对称现象,学者们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并且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解释这种不对称现象......
先秦时期介词框架“PP上”大多位于谓语动词后,但现代汉语中的“PP上”基本上是位于谓语动词前的,这种变化的过程怎样,是什么原因致使......
摘要:本文选取“S在L把OVP”和“S把O在LVP”句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从人类心理认知过程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句式语序......
戴浩一根据汉语的时间临摹性提出了时间顺序原则(PTS).在日语中,复句中的从句和主句、复合动词、动词十te+补助动词、格成分的排列......
汉民族在历史上讲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一元论哲学,且汉民族注重心理时空,擅长运用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来看待事物,特别强调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人类世界的一种基本现象。时间顺序原则是影响维吾尔语语序的因素之一。在维吾尔语中,复合动词、格成分的排列、动词+助......
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认识事件提供了认知上的参照,为英语长句汉译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汉语在描摹事件域时主要遵循顺序像似性原则。......
卡弗认为自己版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项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以时间顺序为编辑原则,崇尚客观中立的、科学的编排方案,最终把《......
本文以对待“时间顺序原则”为例 ,说明对于外来理论的评价要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 ,在真正理解之后再运用于分析汉语实际
This art......
状补易位现象是指同一句子中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前后作状语或补语的成分进行易位的语言现象,属于语序的相关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句法......
通过句子实例对比分析以及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索,论述汉英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反映在句法上主要有两点差异:汉文化人具有整体性......
差比标记"比"字经历了从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演变,学界一般将其视作介词,其句法功能为引出比较基准。然而,与"比"字具有同样句法位......
文章主要结合语言事实讨论认知语言学的"时间顺序原则"、"象似性"、"距离象似动因"、"有界无界"等四个基本理论。针对前人运用这些......
<正>在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引入”方面的讨论很热烈。引起讨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是已经掌握了本民......
立足于认知和功能分析,"坐下来"类歧义结构表示位置改变看似违背了时间顺序原则,但有功能动因,言者的表义重点和语言形式的焦点在......
本文分析北京话中"来+VP""VP+来"等格式中的"来"。"来+VP"中的"来"正经历一个从动词到助词的语法化过程。"VP+来"包括三个来源有密......
<正> 0.1 语序是普遍现象之一,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语序有广狭二义。狭义语序一般指语素、词的排列次序;广义语序通常指各......
汉语在表达中遵循了时间顺序的原则,但英语却没有遵循该原则,本论文基于时间顺序原则,从句子和词语两个大的方面来比较汉语和英语......
"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过去认为有四种位置:A.VC1C2O,B.VC1OC2,C.VOC1C2,D.把OVC1C2。本文认为这四种句式反映出不同的认知方......
本文旨在讨论与语序相关的语法现象。本文拟运用句法形式、语义描写与语用、认知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来对状补易位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
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复合动词在词汇体系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汉日语复合动词的对比,除可以促进两语言的......
现代汉语中状语的位置有三种,即位于主语前的句首状语,位于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句中状语,位于谓语后的句末状语。状语在句中的位置受到句......
本文首先讨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分析其在句法、语义上的研究路线。主张认知 语言学应该把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心理学作为背......
论决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张赤贞零引言0.1本文用“在L”表示介词“在”带处所词组成的介词结构。这种介词结构可以位于它所指向的动......
<正> 80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西方的语法理论、方法有所补正;第二,开始以北京话为基......
谓语动词后往往后接宾语,如果同时存在趋向动词作补语,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即:谓语动词、宾语、趋向补语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究竟是怎......
本文以V1为非典型使令动词的N1+V1+N2+V2句式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菲尔墨的格语法和乔姆斯基的管辖约束理论,总结该句式能够进入的不......
本文以“我跑得很快”,即:NP+V得+很Adj形式的“得”字补语句式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句法理论分析、总结出该句式能够进入的深层语......
由“N+V+在NPL”与“N+V+在NPL”两种格式构成的动词谓语句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两者存在某些联系,在使用上也有一些区别,是......
<正>语义型语言和语法型语言在结构原则上的差异,我们曾进行过一些具体的讨论(徐通锵,1991),但要真正弄清楚每一种类型的语言结构,......
<正> 以吉冯(T.Givon)、海因(B.Heine)、海曼(J.Haiman)和斯威策(E.Sweetser)为代表的认知功能学派注重研究语言的结构与意义的关......
"动+数量"和"数量+动"构式同为现代汉语动量的表达方式,但两者的地位和功能并非等值,"动+数量"构式是动量的基本表达方式,其表述功......
文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词组'在+L'(L代表表示处所的词语)的词序偏误是学生一个普遍的而又得不到正确指导的问题.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