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相关论文
长期以来,学界大多认为内藤湖南是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这一说法并不确切。柳诒徵才是近代史学体系规制下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在1902......
[目的 /意义]“书藏”是儒家集藏典籍的重要理念和尝试之一。阮元创设的杭州“灵隐书藏”和镇江“焦山书藏”,不仅继承了古代藏书楼......
作为“学衡派”中坚人物,柳诒徵是二十世纪史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史学家。柳诒徵史学呈现出“变”与“不变”相交织的特点:其治史领域......
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重要时期,辛亥革命以及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从政治、教育、文化等层面冲击了儒学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
我常常想要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去完成对于历史学家的某种想象,那些以一身之性命负载千百年苍茫与幽思的人。时间,被文字凝固了的过去,记......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这一学术史事件为观察学术媒介与近代史学的深层次关联提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学术媒介的角度来看,《......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师生与北京大学胡适派文人历史观念上的矛盾冲突,源于柳诒徵(字翼谋)发表在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一日《史地学报》创刊......
王国维说他来日正长 1925年的夏天,上海报纸上登载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招生消息,吸引了20岁的蔡尚思的注意。那时候,他还是福建德......
<正>陆维钊(1889-1980),浙江平湖人,字子平,一字微昭,晚年时署劭翁。工诗词,擅书画,对史、地、医、卜以及中国古典音乐,均有精深研......
本文从柳诒徵所参与创办的《学衡》与《国风》两刊入手,重点考察了在中西文化急剧动荡下,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处于“边缘”......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创建于清宣统年间,最初名为江南图书馆,是近代中国创办的较早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民国时期,该馆作为江苏省......
《援韩野纪》是武汉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部珍稀的手稿本,原书署名为“扪虱轩纂”。全书一函六册,每半叶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全部用......
柳诒徵先生为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大力提倡利用谱牒资料进行历史研究.本文利用考察柳诒徵成长的家族背景,主张“学行......
庞卓恒在其主编的认为:“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而历史学的功用,则是史学理论研究中一个最基......
以百年前(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派缪荃孙、柳诒徵等前往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考察教育的时代开始,至今全国大学的规模、学制均已......
作为新人文主义的大师,美国学者白璧德认为文化史发展的动力是具有“判别”功能的“想象”,他反对人们只是注重物欲,忽略精神的欲......
柳诒徵是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活跃于学术、思想界三十多年,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即后来的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浙......
传记史学理论在中国近代虽然不甚发达,但传记史学却颇为兴盛。柳诒徵不仅在中国文化史、史学理论等方面成就显著,在传记史学方面也......
柳诒徵是我国现代一位出类拔萃的图书馆馆长.他以其学识、才干和勤勉,在全国首先编出了一流的图书总目,为改革图书分类、振兴国学......
近代目录学史上,柳诒徵以“改革派”的面目出现,其目录学思想形成与家庭教育、学源关系和时代 因素息息相关.在担任国学图书馆长、......
期刊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家柳诒徵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长达20年,先生以传播文化、牖启民众为阅读推广理念,以藏书建设作为阅读推广基......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后以学者的身份出任图书馆馆长,将其教育思想与方法移植到图书馆,以图书馆为基地培养了大量人才,开启了......
【正】得悉祁老仙逝,时在福建龙岩。缪师母打来电话,声音那么平静,一如平常:"你知道吗?祁老走了,学生们已经给他办完后事……"那天......
柳诒徵(1879—1956),字冀谋,祖籍江苏镇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在书法、历史学、教育学和图书馆事业上也卓有建树。17岁即考中秀......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曾经在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住读过一年,当时正值柳诒徵馆长对国学图书馆进行一系列创新改革。蔡尚思深......
张謇和柳诒徵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张謇兴办实业,亦强调教育救国,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并兴......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卓越的图书馆学家,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图书馆事业,掌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达20年之久。在任国学图书馆馆......
【正】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金石学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缪荃孙于光绪年间......
1922年《学衡》杂志在东南大学创刊,柳诒徵以南高师、东南大学资深教授身份参与其事,成为学衡派重要成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尽......
在史学研究之中,经世致用”与“为学问而学问”两种治学态度常被相提并论.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一代史家柳诒徵高张“经世致用”之旗......
论文对图书馆学家柳诒微的生平和历史影响,对教育事业的关爱与培植学生,以及其在图书馆工作中注重强化特色、管理、服务与人才培养,尤......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
自近代西力扣关以来,国人学习西方的步伐越来越快,从西艺到西学、西政,其价值取向的重心也日益滑向西化一边。在此大势之下,柳诒徵着力......
摘 要: 近代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历史学、文化学、文献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均有杰出贡献。柳诒徵长期在江苏工作、生活,与家乡镇江名......
五四前后,章太炎、梁启超、柳诒徵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境遇下,分别运用:佛教、新康德主义、《易传》等理论资源,对以“进化论”为核......
柳诒微认为通史是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必要手段,其本质是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的手段,是历史有规律发展的反映,也是历史学......
回复“三代”理想、昌明古法“精义”实际为清末法律变革的重要内在思虑,也是那次法律变革的重要出发点,变革的结果事实上令传统法制......
郑秋月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3期撰文指出,20世纪20年代是东西方皆面临“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学衡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张其昀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史地学家、教育家,他一生中与众多知识分子交往密切。柳诒徵是张其昀的良师益友,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钱穆......
在中西方文化中,“因果律”思想被广泛地接受。在佛学思想中,善恶因果律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因果律的存在......
20世纪前半期,梁启超与柳诒徵二人分别对中国历史上“正统”问题进行探讨。梁启超立足于西方“文明史论”对中国传统正统观进行批......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图书馆事业,主持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达20年之久。在担任国学图书馆馆长期......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年号劬堂,又号龙蟠迂叟、盔髯,江苏镇江人,清末优贡,毕业于南京三江师范学堂.继在南京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
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蔡尚思一生酷爱图书馆,重视图书馆,善于利用图书馆,是图书馆培养出的国学大师。文章从四个方面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