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相关论文
1918年秋,为了筹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认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并被安排到该馆当一名助理员。在......
我不喜欢老太太,因为她古板。老太太不喜欢我,因为我自由。古板而生絮叨,这大概是婆婆的本性。老太太创业期已过,常思守成,施之于......
毛泽东的恩师和岳父杨昌济生前说过,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执教5年,弟子著录以千百计,但是赏识和器重的有3位,即毛泽东、蔡和......
实践哲学存在着双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指以"实践"为基本范畴建构起解释整个世界的全部体系的哲学;另一重含义是指以指向实践为出发......
毛泽东是文章大家,他的著作是我们党优良文风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过文风问题。他提倡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文章;......
编者按: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领袖,也是文章大家。关于他的文风特点,梁衡在11月18日的《北京日报》上进......
编者按:眼见得社会上的专栏作家做专栏做得热火朝天,不禁细数对外传播业内刊物,虽上乘作品也有一二,但专栏作家仍是凤毛麟角。一边是眼......
<正> 曾记得,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刊头写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我国古人也说,“民以食为天”......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时代巨人,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神奇魅力,愈来愈为世人所称道.那么,是什么条件把毛泽东造就成时代......
杂感式专栏言论是专栏言论中又一种重要形式。它属于务虚型富有文艺色彩的轻型的言论文体。它的名目繁多,散见各报刊的辟有随笔、......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声音混杂。党报必须第一时间发音,以敏锐的观察力、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快速反应,力保评论时效,抢占舆论制高......
钟情新闻媒体 1911年10月10日,震撼全国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爆发。湖南革命党人和新军首先响应。社会各界群情鼎沸,青年学生纷纷拥......
<正> 毛泽东(1893——1976):一代伟人籍贯:湖南湘潭人。履历:1911年求学长沙,"五四"、运动中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湖南共......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修业学校(以下简称“修业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徐特立、黄兴、王首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
【正】为了更好地贯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学习新闻大家的新闻文章和新闻思想,在这方面毛泽东的新闻写作具......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评论家。......
本文以确凿的事实论证指明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传(1893-1949)》中将《湘江评论》报认为是"杂志"的错误.这些证据......
以事实驳正了凌云岚与《中华读书报》编者误认为《每周评论》、《湘江评论》为“刊物”的谬说,分析了其致错及能广为流传的原因,希望......
<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革命运动到处蓬勃开展起来.在湖南,青年共产主义者毛泽东积极领......
<正>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一批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总结先进文化在近......
【正】一九一九年,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第一次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可以为有志成才者提供学习的榜样。为此,根据《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