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相关论文
摘 要 刘文典先生破译《红楼梦》中“蓼汀花溆” 四字的寓言式密码,在西南联大轰动当时,学生几十年之后仍然留有回味。在新课改背景......
7月20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和《湘潮》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召开评审会。中共湖南省......
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自从到大学任教后,刘文典多次在公众场合骂他,让他很没有面子。 刘文典说陈寅恪是真正的教授,该拿400元工资,他......
抗战时期,沈从文和刘文典都在西南联大任教。一日,日机空袭,防空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因为常年吸食鸦片,体质赢弱的......
1920年底或1921年初,李大钊在北京护送陈独秀脱险,在赴天津的途中,二人策划组建中国共产党之事,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党的初创时期重......
没有底气,何谈治学;没有底气,怎言社稷? 时下出版界,民国史写作已渐趋热潮,各类论著林林总总、汗牛充栋。章太炎的“疯”、刘文典的“......
今天“听”到2班的一个学生在其周记里发出呐喊之声:“给我一次实践的机会!” 他在周记中这样讲道:化学课上,化学老师告诉我们氢气......
【摘要】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师生发展的空间,提出实现双赢课堂的必要性,接着列举了三种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发展双......
辫子教授辜鸿铭 民国初年,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叮嘱一位到中国访问的老朋友说:“不去看紫禁城也不要紧,但不可不去一见辜......
120分的中考试卷,作文就占了50分甚至60分,可谓“半壁江山”。作文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身为语文教师,我也经......
文人的骨气,是灵魂的硬骨头。一个人必先有灵魂,然后才可能有骨气。那些令人敬慕的文化大师们,已经远去。那时的他们,有知识,也更有情趣......
语文课堂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既要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又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
刘文典(公元1889~1958年),中国文学史家,字淑稚,原名文聪,安徽合肥人。1913年赴日本求学,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
1928年,一个只有小学毕业资历的年轻人登上了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台。 他由徐志摩介绍而来,经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同意而被聘为讲师,主讲......
终于来到了我的这一天——高考。 试卷发下来后,我骄傲的内心终于有些平静。庆幸的是,很多题目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果然,多年的积累是......
胡适去世后,世人给他镌刻的碑文是: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
国学大师刘文典一生恃才傲物,从不轻易屈服于人,曾因“言语顶撞蒋介石”而轰动一时。但就是这样一位不畏强权的怪杰,一生中却有一次心......
1.刘文典怒踹蒋介石 一副金丝框圆眼镜,一撇随性小胡子,一袭青灰色长布衫,这就是文史天才刘文典,敢怒踹蒋介石的刘文典。刘文典是......
刘文典(1889~1958年),当代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安徽合肥人。刘文典学贯中西,通晓英、德、日多国文字。他讲授的课程......
章太炎:不计个人恩怨 刘文典原是刘师培弟子,对章太炎的学问也十分佩服,后来刘、章二人交恶,在刘文典看来,其责任主要在刘师培。......
2012年9月5日傍晚,黄裳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正在93岁的高龄上。他的离去让很多人忆念他。他给浙江留下了很多人文风景。 黄裳......
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
钱玄同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高足,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读日语和教育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士,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
摘 要:1933年,安徽通志馆编的《安徽通志馆第二次报告书》收录了刘文典的《拟订安徽通志馆驻平采辑方案》一篇和《致安徽通志馆书》......
刘文典(1889—1958) 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庄子研究专家。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孙中山秘书。后致力于学......
开头就抄书: 刘文典,字叔雅,是民国之初的知名学者,抗战时执教于昆明西南联大。1945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各校复员,他却不肯......
在西南联大时期,刘文典为学生讲盛况空前.他的开场白是: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我讲嘛,凡是别人讲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
刘文典(1890-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近代著名学者.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1917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时人称之为“北李南陈、两颗星辰”。“北李”指的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刘文典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民国的文人之中,才华横溢、狂傲不逊者比比皆是,但敢于脚踢蒋介石,却又甘愿被区区一个老和尚......
“一代国学大家”① 、安徽大学首任校长、一级教授刘文典 (叔雅 )先生离开我们已四十余年了 ,然而至今尚少有人专门研究其生平及......
钱理群教授曾经回忆过他学生生涯中终生难忘的两节课:一节是西南联大刘文典老师的课,八月十五.教师在月光下为学生讲《月赋》.草地上学......
哲理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到北大图书馆,借校勘古籍用的参考书。他一进图书馆,便把书单给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局势动荡不稳,大家心里都明白,日本鬼子迟早是要进来的,谁也不想做亡国奴。政府、大学都南撤了。有个词说的......
何为狷介,直言之,狷介就是孤僻高傲,洁身自好;再直言之,狷介就是做人言之凿凿,有骨气。东方男人与西方男人的不同,在于体内有定时......
刘文典的政治思想十分丰富,其中爱国思想尤为突出。刘文典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贯中西,投身革命以报国;结合经历,深入......
如果要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遴选10部代表作,那么,《庄子》一书肯定会入列,且无疑将名列前茅,独领风骚。正因......
刘文典与吴宓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两人的学术交流非常广泛,涉及《红楼梦》研究、诗文写作、校勘翻译、古典文学等.两人的学术交流......
著名国学大师刘文典有个得意门生叫陶光,是西南联大的一个青年教师。因为教务繁忙,陶光有些日子没去看望刘文典。有一天陶光特别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