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相关论文
开场白萧梅:今天下午请到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为大家做讲座。王教授这几年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不想先花时间做介绍。今天......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学学科"天山学者"学术委员会策划,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跨文明互动:中国民族学的视野"......
借助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60年之契机,学界多有组织对本学科的学术总结之作。不过,在我看来,这固然可算是一种有意义的做法,但若能将......
我刊1999年第1期所载曹树基先生撰《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少学者认为,该文引出了这样一个具有普......
一、人类学看出的“四个中国”王铭铭的新著《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七篇“论文体”式的文章组......
<正>如何阐释和理解"中国",在21世纪的中国知识界发生了可称"范式性"的转型。一种从"文明"论角度展开的中国研究和阐释,取代了曾经......
民间权威与民间秩序法律文化研究中心1997年5月17日,“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会议室举行学术讨论会,讨论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
<正>近年来随着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人类学这一学科,诸如田野工作、亲属制度等人类学名词也让人耳熟能......
<正>2014年1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主办的"当前民族热点问题研讨会暨学术研究方法与......
<正>从1998年提议北京大学人类学专业开设"海外民族志讲座"课程起,①到2007年3月在北京主持召开"不同文化中的他者观念"国际学术研......
<正>谁也难以否认,"英雄史观"近些年衰败得如此厉害,在"社会史"和"新文化史"两面夹击的强势围剿下,几乎变得人人可诛。然遥想当年,......
<正>王老师,您好,谢谢接受访谈。我们知道,您本科的时候在厦大读的是考古学,在研究生时期方向是中国民族史,后来在博士期间,您选择......
<正>时常看到一些新近有关中国农村或村落的研究,但总觉得大多像是生物学家在采集各类的动植物标本,采集之后再用文字将这些标本以......
随着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的实施,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将面对新的课题——经济建设与文化互动问题。本刊以此为题刊登由中国社会......
2012年4月27~28日,"山——人类学的视野"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举办。此次学术工作坊由北......
听过不少人议论说,王铭铭的书越来越难懂,越来越飘乎;连带地会附议,人类学这样搞有啥用啊?对此深表赞同。这种没有用的学术,已经很......
王铭铭教授,男,1962年3月出生于福建泉州。1981年9月~1987年6月,先后作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87年10月......
<正>这些年,谈历史人类学的人有不少了,将之视作一项宏伟事业的有之,挂羊头卖狗肉的有之,人云亦云的亦有之。历史学家谈历史人类学......
<正>"(这门学科)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②从特罗布里恩德岛回来后,1936年马凌诺斯基(B.Malinowski)的新作《文化论》问世,......
发扬文化自觉,坚持田野研究——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综述●周星王铭铭/著一、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是首届研讨......
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王铭铭一、引子:远方的求索在西太平洋,有一片岛屿从新几内亚的东部延伸到所罗门岛,其中有一群......
<正>一、史学和人类学的"互惠"在国内的学科亲缘性上,历史学和考古学常常走在一块,人类学则和社会学联系更多,这让我们在思考我们......
本文认为,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一书对溪村传统家族的描述缺乏创新,对溪村历史的发展存在误读,而在此基础......
<正>一个主题为"交流与封闭"(CommunicationandIsolation)的国际人类学研讨会,于2014年5月22日~25日在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召......
<正>按在本书1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我交代一下所收录文章的"来源":《作为超社会体系的文明》,以《超社会体系——对文明人类学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