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相关论文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学学科"天山学者"学术委员会策划,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跨文明互动:中国民族学的视野"......
前些时候,我去拜访民族学界的老前辈林耀华先生。谈话间,他拿出新近出版的德国著名人类学家利普斯所著《事物的起源》的中译本给我看......
民族学、人类学的核心产品是民族志,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百年发展的历史中,后半个世纪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产生像《江村经济》《金......
云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云南师范大学伍雄武教授的专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31万字),读后令人欣喜和振奋。这是一部......
民族学/人类学这门学科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先后有一大批海内外的民族学/人类学家深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和学......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以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包括以此为依托而独具特色的草原丝绸之路和青藏高原丝绸之......
海内外研究中国家族制度的学者往往要参考一本叫做TheGoldenWing(《金翅》)的书。该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曾以英文版首次面世。大概......
【正】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为一定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在阶级社会,剥削阶级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民族不平等、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
由周光大和瞿明安先生共同主编的《现代民族学》一书,于200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新世纪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中的创新之......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是对前辈学术思想和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是为争取民族学人类......
黄淑娉教授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族学、人类学家。她的个人传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发展历程的复杂性。在......
【正】 一九八四年十月在南宁召开的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年会结束时,秘书处和广西区民委安排我们去宁明县参观了珠山,龙峡、高山和......
葛维汉(David Crockeett Graham)于20世纪初从美国到四川。在川的36年中,他最初是一名传教士,后成为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兼文化人......
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与消亡的过程;研究民族的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民族学最早......
中华民族形成于何时?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学所面临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本文想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以就......
目前主要分布于黔、湘、川、渝、滇、桂、鄂等省、市、区的苗族,多年来就是我国南方民族研究的重点。贵州民族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杨正......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本土化的解读20世纪90年代,鉴于学科边缘化的危机,人类学民族学的本土化讨论曾一度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学术热点......
民族学,即ethnography,源于希腊文,于19世纪中叶产生于西方,主要是以各个民族的产生与发展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也即是把民族这一族......
本文认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经过长期封闭后,脱离了世界发展一般轨道,存在着学科地位不明确,不稳定、名称混乱,范围涵盖不清等问题。只......
论中国民族学研究的纵横观宋蜀华民族学研究的纵横观,即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或者说现状与历史的研究相结合的观点......
张有隽(1939.1~),男,瑶族,广西钟山县人。广西民族大学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担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
色音: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化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
中国民族学的若干课题与问题纳日碧力戈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学一直沉洒于自我独白,与外界较少往来,信息闭塞,较少有机会登上国际人类学舞......
关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问题何星亮中国的民族学研究已经经历了四、五代人的历程。我们的前辈作了大量的民族调查,积累了丰......
在1959~2016年间出版的民族学三种权威期刊中,以"研究主题"和"热点问题"为标识界定样本总体,并从这两个样本总体中分别选取1705篇......
【正】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民族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学。在这一口号的激励之下,民族学家努力工......
<正>11月11日,作为2017年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年会20个专题(分论坛)之一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论坛"在中南民族大学......
近年来,中国民族学研究有一个悄然的转变,即从过去较为关注“中国的民族”向“民族在中国”的某一个区域转变,从过多关注当下断面的研......
本文认为世界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将继续影响着21世纪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是各民族的现代化,民族地区政治......
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中的几个问题王建民人类学在中国要有新的发展,首先应当加强田野调查,并认真研究理论与方法,同时需要回顾过去的历程......
马长寿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对中国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中国艺......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方仁人们都在谈论21世纪,都在盼望21世纪,人类肯定在21世纪会比20世纪要更进步。但是21世纪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人口问题、......
本文认为,中国民族学由于理论上先天发育不足、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不高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理论上的不统一和理论建设上的贫乏;同时......
刘永萍新疆焉耆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MBA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0年在......
<正>访谈时间:2012年1 1月7日问:您的民族学生涯是怎样开始的,现在有什么成就感?祖:我上高中时就喜欢历史。外婆当时也总是给我看......
民族学是通过文化研究来理解民族特性,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它结合时代背景,用整体论眼光看待文化事实,用田野工......
中国民族学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学科史研究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最近十多年才稍显"繁荣"。以文献为据,对中国民族学学科史研究进行......
跨世纪的中国影视人类学刘达成影视人类学———作为中国民族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拍摄“中国民族志电影”起,不......
由宋蜀华和满都尔图两位民族学界领军人物担任主编的《中国民族学五十年 :1 94 9-1 999》 ,历经四年的精心撰写与修订 ,已于 2 0 0......
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相当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各种研究方法之间因缺乏理论整合而导致体系化的缺失......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经艰难曲折,既有迅猛发展、先进超前的兴盛,也有停滞倒退、落后徘徊的衰落。今天,在深入......
潘光旦先生1952年从清华大学调入中央民族学院,1967年6月去世,在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历史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5年。这期间,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