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学术相关论文
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双语教学”因受本科教学评估的影响在大学当中颇受重视。近读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得知早在上世纪三......
这本书原是我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以下简称《经典丛书》)写的总序。当时初无长篇大论之想,只不过写着写着,收不住了,竣稿的时候......
借助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60年之契机,学界多有组织对本学科的学术总结之作。不过,在我看来,这固然可算是一种有意义的做法,但若能将......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吕文浩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潘光旦的重要地位大约毋庸置疑。韩明谟先......
从晚明以来,中国文化和思想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消化经来华传教士所带来的西学。明末清初之际,西学还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在中文的......
儒家思想向来以诠释经典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经书的注解是历代儒者的学问主业。到了20世纪,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注疏古经......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的影响之下,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已成为一种新常态。这种渗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内容的相互......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优化学术环境、健全学术奖励制度的建议,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
对周民族历史文化的探索,无疑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被最先关注的课题之一。至迟,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就已受到高度的重视。1931年,就......
根据汤一介先生编写的《汤用彤著译目录》(《汤用彤学术论文集》417—420页,又见《燕园论学集》501—505页),我们一向只知道汤老先生......
顾准的历史思考无疑是一个学术奇迹。处在那样一个是非颠倒的年代,而能以一种古希腊哲人式的洞察力、近代欧洲启蒙学者式的理性精神......
“本土化”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词汇。众所周知,西方理论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影响至深,学者在进行学术创作时,常常会有......
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徐中舒在对传世文献的史料价值进行科学发掘的同时,逐渐建立起传世文献、古文字资料、田野考古资料、语言学材......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打乱了中国传统学术独立发展的步伐。而西方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
海外华裔学人应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余英时可谓海外华裔学人的杰出代表.他坚持从史学的立场观察中国文化的内在变动;......
中国几千年的统绪在近代被打断或扰乱了.伴随着政统的裂变,学统也发生了裂变,道统也就无法不裂变.以"中国哲学"界具有师生关系的冯......
王国维的时代是中国学术走向中西结合的时代。面对中国学术生存的困境,王国维对待中国现代学术,并不是一般的反对学术功利,他以世......
借助于西方现代学术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方法,中国现代学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格局和风貌。由于受西方现代学术的影响过于深重,也直接导致......
在重倡五四启蒙主义的“80年代”沉重落幕之后,陈平原先生似乎未经“调整”,便进入了属于他自己的那块学术领地,躬耕不辍,自由自适。我......
中国学术的传统渊源有自,然而20世纪的学术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予以关注,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传统的学术发展遭到了西方学术......
近读余英时氏谈季羡林、任继愈等“大师”和于建嵘氏谈县政改革乃解决社会危机的“以空间换时间”两篇文章,尽管二者谈论的是不同问......
李大钊是革命家,更是名重当世的学者和理论家。纵观李大钊一生,他的学术研究具有很深造诣,对社会各个领域问题的论说,视野宽阔,思......
魏敦友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版当代中国学术的进展正处在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必须在当下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成的内在逻辑进行通透的......
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曾写道:“晚清那代学者,之所以热衷于梳理学术史,从开天辟地一直说到眼皮底下.大概是意识到学术嬗变......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李大钊就阐发劳动创造美的......
中国现代学术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且彼此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第一,用西方具体学科的概念、方法来阐释中国的学术及其问题。这种研究......
中国学术在晚清时期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过渡,留学生对此贡献甚大:率先引进西方进化论的学术观念,促成了中国学术观念的更新;积极......
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党史研究室、中共唐山市委、北京大学、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共同举办,中共乐亭县委......
李大钊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教授、学者。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从学......
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关注西方学术思想,并从中吸收积极的成果。李大钊是五四时期的学术大家,在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对柏格森哲学有......
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变,有两大意外的契机,其一为“甲骨文字的发现和甲骨学的建立”,其二为“敦煌遗书的发现和敦煌学的建立”......
一 二十年前,我在《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中曾经提出:“学术思想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以我多年研习中国......
古典戏曲研究,尽管古人已多有论述,有着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它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却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古典戏曲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胡适、冯友兰、金岳霖、贺麟、张东荪、张君劢等,而对谢幼伟的思想学术研究不多.实际上,他对西方学理的......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界以各种方式进行纪念,主题多样丰富,令人眼界大开。《齐鲁学刊》编辑部也邀请相关学者于是年10......
<正>一就像书名显示的,这本新书的写作1,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思想操练。如此比喻,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长期酝酿的结果。十三年前我......
<正>谢谢平原老师这本书,以及北大组织的这次讨论,使我们得以在五四百年之际聚在一起谈五四。平原老师说,"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
<正>从诠释学的理路,而不是既有的思想史或儒学史的方式,我们大致可以把儒家经典诠释的形态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围绕着文本的注疏式......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中國現代學術以何時為開端?歷史學界通常把1840年鴉片戰争至1919年五四運動,稱為中國歷史的近代時期,而以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
谭佳的新著《神话与古史:中国现代学术的建构与认同》a提出了"神话——古史"的研究模式,并将其视为理解现代学术话语、认知古今学术转......
中国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的历史叙事,它的写作肩负着重新梳理民族文化心灵的脉动、重新塑造理想中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所以当中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