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之学相关论文
同治、光绪年间,主持京城风雅的人物前有吴中潘祖荫、翁同龢,后有宗室盛昱、福山王懿荣等,潘、翁二相被人誉作一代龙门,而盛、王二君则......
“我国对石刻的研究,最初是属于‘金石之学’的领域,在现代则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由于我国石刻文物(按作为石刻学研究对象的,主要......
根据汤一介先生编写的《汤用彤著译目录》(《汤用彤学术论文集》417—420页,又见《燕园论学集》501—505页),我们一向只知道汤老先生......
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杂文学体系中,文学的属性与本质特征缺乏严格的规定性。尤其是古代散文中的“古文”文体,其在广泛作为表情达意......
彝语量词、代词ko~(33)在一定的词法、句法条件下还用作限定词,对中心词起泛指或特指的限定作用。利用量词、代词ko~(33)表示泛指......
一、邓石如楷书创作的时代背景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自号顽伯,后为了避讳嘉庆皇帝颙琰,乃以字行,生于乾隆八年(1743),卒于嘉庆二......
隶书草创于秦,盛于汉唐,尔后进入近千年衰落。直至清代兴起金石考据之学,崇碑之见日盛,书法开始冲破帖学的束缚,向金石文字取法,使......
本文揭示了汉代所开创的那个解释传统的完全错误的性质及其完全错误的逻辑发展,指出作为这个解释传统之理论基础的假借之学和考据之......
【正】 我问歌德:理论果然是灰色的——它远离生活?它总在诸如考据之学、议理之论中建构?它老是追求孰是孰非、孰黑孰白的叠映?我......
20世纪学术史上,岑仲勉与陈寅恪同被称为中古史研究的两位大师,然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却有一番激烈批评。辨析二者的研究思路和学......
一代史学大师钱穆的学术思想是一座巨型宝库,其于历史、哲学、宗教、政治、文学、经济、教育诸方面皆有涉及,历来研究者多选择钱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