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家相关论文
李清照的《词论》作为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从词本位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可以说是词学史词学史上第一座......
沈雄的《古今词话》是清初一部辑录类词话,虽有流传,但不受重视,其价值没有得到发掘。实际上《古今词话》划分的词学四大门类,影响......
常州词派是晚清时期影响最大的词派,它最初形成时还只是因亲缘、地域、选本的关系被绾合在一起,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词坛唱和......
雍乾浙西词派因其审美取向和“师法”建构而陷入自我重复的“模式化生产”陷阱,造成在词汇、词法、词风三方面自我因循的弊病。浙......
有人将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比作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 这并非溢美之词。他是近代中国最......
《雷锋》杂志顾问、解放军报原总编辑杨子才,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他编注的《八大家诗醇》(50元)、《苏辛暨古今百家词笺......
岳武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是一曲豪气干云的英雄颂,一阕哀声动地的悲怆曲,也是一道时间的风沙永远无法侵蚀的诗之丰碑。然而,这首名......
夏承焘与陈毅第一次谈话的历史背景 1961年4月,著名词人及词学家、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承焘从杭州赴北京出席教育部召开的高校......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大学词曲研究成就及展望》(HB16WX01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在依山傍海、风光秀美的厦门大学,有一位眉发银白、目光深邃、神清气朗的长者,在“正是凤凰花夹语”的诗情画意中走着。这位长者,就是......
一、传统词学尊体模式的三种偏失rn词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历时千余年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艺术成就,......
刘扬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著名词学家之一。其词学研究之路大体经历了起始——成熟——高峰——后高峰探索等几个阶段。其研究个性......
像大多数词人一样,王鹏运没有词学理论专著问世,但其论词不乏精辟之处,其词学观主要见于其所撰词籍序跋、涉及词论的有关词作、《词学......
在王兆鹏先生主编的《唐宋词汇评》中共选南唐后主李煜的词34首,其中李煜被俘后在宋所做的词共13首。俞平伯、唐圭璋、詹安泰对其......
【正】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永福(今永泰)人。南宋前期著名词人,尤以豪放词著称。张......
【正】虽然"全球化"这一概念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许多问题,也引起不少疑虑,但作为一种观念,无疑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于学术研究......
月人词严格地遵循中国词的格律,中规中矩,是真真正正的词,被诗词界专家誉为“词人之词”。月人词是不折不扣的现代词,情真意切,充满浓厚......
民国初期,青年梅兰芳多次赴上海演出。在此期间,他结识沪上著名词学家况周颐、朱祖谋、赵尊岳等人,并参与他们以及吴昌硕、沈曾植......
本文试图从词人辈出、词人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朝代,清词的时代特征、风格流派和群体的众多,清词对词的题材的拓宽,清代词学研究的......
清初诗人、词学家先著,字渭求,别字蠲斋,又字染庵,号迁甫(甫一作夫),别号盍旦子、之溪老生等,祖籍四川泸州,著籍金陵(今江苏南京),......
明代前期,治词学者甚少,但有三位词学家的词学活动成为此期词坛上的亮点,这三位词学家分别是吴讷、黄溥与徐伯龄。其中,吴讷《百家......